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392章 坦誠是最好的交流的方式(1/2)

    的確,自張居正病倒後,難得一次見到他如此歡快的笑容。

    他的生活起居雖由遊七負責,但遊七嚴格遵從胡誠的指示,所以一直沒讓他沾酒,飲食方麵偏於清淡。

    突然心血來潮,竟要喝酒了,可見他心頭的高興勁兒。

    見張居正如此興奮,朱翊鏐和李之懌當然也開心。

    尤其是李之懌,沒想到張居正與她原本的印象相差這麽大。

    張居正接著道:“成親的日子就定在十月一日,既然讓我主持婚禮,並做證婚人,那參加你們婚禮的人就隻能是我,再加上胡誠和遊七這幾個人了,未免有些冷淡。”

    朱翊鏐笑道:“沒關係,五個人也可以把酒言歡啊!”

    李之懌跟著也:“人多不一定歡樂多,我與大哥不介意到底有多少人參加我們的婚禮。”

    張居正點頭道是:“之懌姑娘言之有理,你倆開心才是最重要的,道賀的人多,也不一定是真心祝福。到了我這個年紀,你們或許就會明白,其實啊,人生一世,真心祝福我們的人並不多,更多的隻是看熱鬧、甚至希望我們喝西北風的人,哪怕是有些所謂的朋友。”

    這番話未免有些悲觀,但朱翊鏐覺得很是在理,人生本就這樣。

    而且類似的話,朱翊鏐從胡逸仙口中也聽得。當初胡逸仙將人性看透,談及朋友時也是這麽的。

    那都是經曆過大風大濫人才會發出的感慨:現實很骨感,無論是人還是事,往往都不及想象中的好。

    這一點,朱翊鏐在上一世就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徹徹了。

    張居正見李之懌連連點頭,顯然讚同自己的觀點,繼而又誇讚道:“之懌姑娘十分勇敢,又冰雪聰明,潞王爺好眼光啊!你們兩個郎才女貌,當真是造地設的一對兒!”

    “張先生過獎了!”李之懌不禁莞爾。

    朱翊鏐隻是微微一笑,沒有吱聲,還是第一次聽人他影才”。

    要知道,他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就是那種不學無術囂張跋扈的型。

    張居正又感慨地道:“看到你們即將成親,我由衷的高興啊!”

    隻是到這兒,張居正的情緒忽然變得低沉起來,還歎了一口氣。

    朱翊鏐忙問:“張先生何以歎氣?”

    張居正幽幽言道:“因為我想到了靜修,他與你年紀相仿,可無論為人處世還是心智,都遠遠及不上你。哎!六個兒子,就剩他一個人沒有成家立業。倘若將來能找到一位像之懌姑娘那般深明大義的女子,我就老懷安慰了。”

    朱翊鏐安慰道:“虎父無犬子,我相信一定會的。張先生或許還不知道,我與靜修已經成為好朋友了。”

    “哦?是嗎?”張居正情緒又立馬兒變得開闊起來,“那勞煩潞王爺好好引導引導他。靜修他自便嬌生慣養,感覺心智尚不成熟,比起潞王爺相差萬裏。”

    曆史上的張靜修命運確實不咋滴。因為張居正被抄家,張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張靜修最後不知所蹤。

    張居正臨死前,他給張靜修倒是定過一門親事,正是他好朋友李幼滋(人稱李三壺)的女兒,後來張家出事,人人避之不及,這門親事也就不了了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