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367章 三等殘廢(1/2)

    傍晚時分。

    江陵城江津口碼頭,又有兩位年紀相仿的少年郎在駐足眺望。

    不是別個,正是朱翊鏐與張靜修。

    如今他們兩個成為好朋友了。

    無論是麵相還是性格,張靜修都與他父親張居正比較像。

    之所以能與朱翊鏐成為好朋友,想必最大的原因是:張靜修缺乏與同齡段孩子交往的經曆。

    而他又是如茨渴望。因為一生下來就是張大學士的兒子,然後沒過幾年又成為首輔的兒子。

    擁有這樣超然的地位,不用,好朋友自然不會多。

    加上張居正對孩子的管束又嚴。

    所以,張靜修的童年生活,不及普通人快樂,缺乏同齡朋友。

    其實,朱翊鏐的童年也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想想,一個出生在大明皇宮裏的王爺,平常能看到最多的不是太監就是宮女,皇宮裏別同齡朋友,就是真男人都找不到兩個。

    這樣看的話,朱翊鏐與張靜修還真是“同病相憐”的人。

    因此,朱翊鏐一來,他們兩個很快成為好朋友。

    為此,朱翊鏐還鄭重其事地提醒過張靜修,他這樣道:“如今我隻是一個普通人,再也不是什麽王爺了,且眼下與我做朋友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張靜修認真回道:“沒關係的,我覺得你可交就行了。”

    簡單一句話,卻很暖人心。

    兩人就這樣成為好朋友了。

    ……

    此時,朱翊鏐在張靜修的陪同下,特意來江津口碼頭等人。

    要等的是陽康和趙靈素。

    他們倆跟隨朱翊鏐而來,朱翊鏐絕不會將他們弄丟的。

    然而,左等右等,船靠岸一艘接著又一艘,可死活就是不見陽康和趙靈素兩個出來。

    張靜修雖然看上去不喜歡與人搭訕交流,年紀輕輕就給人一種韜光隱晦城府極深的感覺,可與朱翊鏐成為朋友後經常口若懸河。

    人就是這樣,沒有絕對的善言者與絕對的木訥者,話多話少其實隻取決於個人狀態以及對手。

    張靜修遇到朱翊鏐,話便不自覺地多了起來。“朱兄,咱等的人為何還沒有到?會不會咱接到的通知有誤?”

    朱翊鏐搖頭:“應該不會。”

    張靜修笑道:“朱兄的心可真大!當日與陽康、趙靈素走散了,為何不當時尋找,而要等到江陵再尋找呢?”

    “此中因由一言難盡。”朱翊鏐隻是簡單地回了幾個字。他也沒有歎氣或抱怨啥的,隻感覺這件事確實一言難盡。

    張靜修也就不再追問,可既然話頭已經打開了,再,等人確實無聊,那就幹脆嘮嘮嗑吧。

    張靜修一直想聊,但一直沒有找到機會,感覺今不錯。於是,他笑問道:“朱兄,看你挺關心趙靈素那個宮女,你們倆關係很不一般吧?”

    這種事,朱翊鏐也沒打算隱瞞,直言道:“她是我的女人。”

    相同的話他在趙靈素麵前也過。

    張靜修畢竟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聽了朱翊鏐如此坦誠而不諱的回答,他的臉色不禁一紅,詫異地望著朱翊鏐。

    朱翊鏐卻不以為然。他風輕雲淡地問道:“怎麽?很稀奇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