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279章 萬事都有兩麵性(1/2)

    不過心裏話,朱翊鏐如果不是穿越者的身份,他同樣會覺得李太後的決定英明、睿智。

    且不要與張居正唱反調,至少得等他回京吧?在常人眼裏,這完全合情合理。

    隻是,在朱翊鏐看來,李太後的期望或許太高了。

    要知道,如果不是他朱翊鏐參與進來這段曆史,那張居正馬上就要掛了。時光不知不覺中都已經到了萬曆十年的六月份兒。

    所以,即便張居正的人生命運被改變了,痔瘡被切割了沒有死去,朱翊鏐依然不敢確定:張居正還能不能或願不願意還朝視事。

    但他可以確定的是:他可不希望張居正回來,除非萬曆皇帝對張居正沒有怨恨之心。

    而這一點……瞧眼前的形勢,朱翊鏐感覺沒有可能,萬曆皇帝的心沒有李太後大,對張居正的怨恨壓在心頭已有好幾年了。

    ……

    麵對李太後的斬釘截鐵,朱翊鏐也沒急著讓李太後滿口答應,而是選擇了循序善誘的溝通交流方式。

    如同與萬曆皇帝談心一樣,李太後在朱翊鏐的引導下,首先承認張居正關於學校(尤其是私學)及生員的控製過於嚴厲。

    其次,李太後逐漸意識到了查禁的一刀切政策,確實得罪了下讀書人。既然得罪了,那就想方設法修複或彌補回來唄。

    還有一點,李太後越來越信任朱翊鏐的心態,在關鍵時刻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關於查禁全國私立書院的政策,萬曆皇帝都看出來了過於激進,李太後當然不在話下。

    她反對,隻是基於對張居正的莫大尊重。本來最近些事兒,她對張居正就非常冷漠了。

    如此一來,李太後的斬釘截鐵也隻是開始時,隨著朱翊鏐的深入剖析,她越發動搖起來。

    倒不是因為她不夠堅定,而是越聽越覺得朱翊鏐言之有理。

    朱翊鏐還特意給她講到心學,尤其突出泰州學派。

    李太後越聽越著迷。

    而且,以朱翊鏐的見識,他還發現信佛的人多數心胸寬廣,包容心極強,李太後更是如此。

    朱翊鏐還抓住李太後的心理:這是對張居正好,一心想幫他而已。

    這樣,經過長達一個半時辰的詳談,最後如同朱翊鏐所料,李太後終於還是點頭答應了。

    反正李太後的任何疑慮,朱翊鏐都能給出合理而又詳實的解釋,畢竟他為了這件事可是做過功課的。

    而且算是“蓄謀已久”。

    如果早些時刻提出來,朱翊鏐真不敢確定李太後是否會答應。

    ……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定李太後。反正恢複學院這件事,還需要許多準備工作,也不是一答應下來就可以立即付諸行動。

    本來母子倆長談一個半時辰,可因為興致高,都不覺得累。

    長談過程中,朱翊鏐有心提及甲字庫失竊一案。

    之前母子倆意見不一:一個不建議追查到底,一個卻信誓旦旦地定要追查到底。

    朱翊鏐和馮保都反對追查到底,當然是怕查到幕後大佬,查出來後又不知如何處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