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265章 李太後的重心(求訂求票!)(1/2)

    對“二龍不相見”的歪門邪,朱翊鏐肯定是不信。

    盡管他努力解釋了一大通,可李太後依然有些耿耿於懷。

    當然,這也不難理解。

    萬曆皇帝與王皇後已經成親四年多了,還沒有孩子,好不容易等到王淑蓉,即現在的王恭妃懷上,而且朱翊鏐還斷定是個男孩兒,李太後當然需要確保萬無一失。

    ……

    關於是否晉升永年伯王偉,萬曆皇帝依據李太後的懿旨,諭旨給京城裏的各大衙門。

    其實,站在李太後,尤其是站在朱翊鏐的角度看,等於是李太後已經默許晉升永年伯王偉了。

    李太後的意思是:王淑蓉誕下男孩兒就晉升,否則再行定奪。

    而王淑蓉肚子裏,朱翊鏐肯定是個男孩兒嘛,男孩兒的名字都已經知道了,叫作朱常洛。

    所以,李太後實際上已經答應晉升,隻是變換了一個方式,好像有心避開張居正和兩個國丈的比較。

    然而,在朝中大臣看來,就不是那麽回事兒了。

    讓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對待老國丈李偉和新國丈王偉晉升的問題明顯是有差別的!

    一個無條件地晉升了,一個卻要將希望寄托在王恭妃肚子裏的孩子是男是女上……若誕下公主是女,看樣子還不能馬上晉升。

    他們可不能確定王恭妃肚子裏的一定是個男孩兒。

    這就意味著,王偉晉升的希望隻有一半。

    王偉本裙真覺得晉不晉升無所謂,反而覺得這是李太後和萬曆皇帝對他的格外開恩。

    可朝中有些大臣,尤其是為王偉寫奏疏請願晉升的,認為李太後偏心。

    隻是沒人敢。

    但本心試探李太後對張居正的態度這個目的好像是達到了:若晉升李偉一事上,可以看作是“反對”張居正;那是否晉升行王偉一事上,確實又看不出啥……

    如此一來,自然看不出李太後對張居正態度的變化。更不能將答應晉升武清侯作為判斷李太後對張居正態度變化的依據。

    由此,人們隻能勉強這樣理解:當初不答應晉升武清侯,隻是礙於張居正的麵子。張居正一離開京城,順理成章就給辦了。

    至於為何將王偉的晉升完全寄托在一個尚未出生的孩子身上,那或許隻能明李太後求孫心牽

    然而,得出這樣的結論後,又有官員很不甘心。

    畢竟,沒有摸清李太後對張居正的態度,那些個當官兒的心裏終究感到難安。

    ……

    馮保從乾清宮出來,欲往司禮監去,走到西邊的磚道上,忽然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話。

    他輕輕走過去,見是禦膳房的司膳太監孫大龍,正和一名身穿六品鷺鷥補服的官員站在磚道旁邊高一聲低一聲地嘮嗑子。

    馮保沉著臉,衝孫大龍沒好氣地斥道:“瞧你這廝,越發地沒有規矩了,大白不去好好做事,跑這兒來瞎雞ji巴扯淡。”

    孫大龍一方麵害怕馮保,一方麵受了委屈似的,連忙解釋道:“老祖宗,恭妃娘娘這幾日胃口不好,昨想著要吃醪糟蛋,的做了一碗送過去,她嚐了一口就放下筷子不吃,不是那個味兒,要的再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