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263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1/2)

    李偉不僅成功地從武清伯升為武清侯,而且還得到李太後的同意,萬曆皇帝將頒旨禮部為他勘定吉壤修墳的事宜……

    這對於一項喜歡吹噓的李偉來,無疑風光一時。

    但是,京城當官兒的並不關心這件事的本身,而是紛紛猜測李太後對張居正態度的微妙變化。

    可也隻能是猜測,沒有人敢去探問李太後心中的真正所想。

    然而,人性總是如此,越是不明白吧,就越想搞明白。

    關鍵是,李太後對張居正的態度決定著他們當官兒的前途。

    ……

    這,順府宛平縣石景山王偉的家裏非常熱鬧。

    王偉,即永年伯,也就是當今王喜姐皇後的親生父親。

    王偉是浙江餘姚人,世襲軍職出身。

    因為他為人厚樸謹守本分,而女兒王喜姐自幼在京城長大,又長得溫婉端莊,鳥依人……

    所以,早在萬曆四年,就由兩宮太後主持,為萬曆皇帝選定了皇後——也就是王偉的女兒。

    當時,王偉還隻是京城裏的一個千戶所鎮撫——正五品的武官。

    在京城,人們總喜歡譏笑這等官兒是“啄木官”。

    或許也正是如此,才合了李太後的心意。

    畢竟李太後自己出身卑微,所以一心想找個戶人家的女兒,嫁給萬曆皇帝當她的兒媳。

    依照李太後的觀點,戶人家的閨女賢淑善良,懂得艱難,不會胡攪蠻纏不識大體。

    因此,當時從上千名待選的淑女中單單挑選了王喜姐。

    第一這是王喜姐的福報,第二也是帶有某種偶然性。

    但無論怎麽,王喜姐當上了尊貴的皇後(而且是明朝皇後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

    就在萬曆皇帝與王皇後大婚之時,萬曆皇帝就提出來了,要給自己老丈人王偉晉封。

    可張居正堅決反對。他以前朝賞贈太濫遺患無窮為理由,專門寫了一篇《論外戚封爵疏》。

    張居正在疏中指出:“臣等恭照聖祖定製,公、侯、伯爵非有軍功,不得濫封。國初如魏、定兩公,自以佐命元勳,連姻帝室;彭城、惠安,雖托籍戚裏,然亦半有軍功,昨上剖符,皆無容議。宣德中季,始有恩澤之封,弘治以來,遂為故事,然實非高皇帝之舊製也。”

    張居正以“不得濫封”為由,隻答應給王偉從錦衣衛千戶升職為錦衣衛指揮僉事,後經萬曆皇帝一再催促,張居正才勉勉強強給王偉晉升一個永年伯,但言明隻是流職,不能世襲。

    為了這件事兒,萬曆皇帝一直耿耿於懷。

    可以,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張居正忤旨獨斷,雖然他號稱是遵從祖製,以國家利益至上,但得罪了萬曆皇帝是事實,也得罪了王皇後,還得罪了外戚,當然包括老國丈李偉。

    關於晉封流職永年伯一事,王偉自己倒不是很在意。

    畢竟,當初他隻是一名的“啄木官”,女兒又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能被選為皇後,已經是祖墳裏冒青煙,老爺眷顧他王家了。

    王偉可不像李偉,怎麽他也算是官員科班出身了,所以他壓根不像李偉那般貪慕虛位。

    李偉可是晉封武清伯後便一直惦記著再升一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