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250章 建州女真(1/2)

    “娘,請一個對本朝不利的人。”

    在李太後麵前,朱翊鏐傾向於出部分事實。

    但也不可能出全部事實。

    “對本朝不利?”

    李太後神情一緊,目不轉睛地望著自己兒子,急切想聽下文。

    “嗯,孩兒請皇兄派曾朝節去遼東,是想去請建州女真族裏的一個人,名字叫作努爾哈赤。那是一個尚未嶄露頭角,但將來勢不可擋的年輕人,那年輕人終非池中物。”

    朱翊鏐這段話很認真,給人一種毋庸置疑的感覺。

    因為這陣子對他實在是刮目相看,所以李太後聽得也很認真。而且相對於年輕識淺的萬曆皇帝,李太後更會捕捉信息。

    她迅速敏銳地鎖定了“建州女真”那四個字。

    李太後曆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她對建州、建州三衛、以及建州女真有一定的了解。

    北方的建州,是永樂皇帝於永樂元年(1403年)設置的,當時明朝欲壓製北元殘餘勢力,於是在女真聚居地設立了遼東指揮使司,開始著手控製女真族的各個部落。

    到了宣德八年(1433年),因為統治者對國內少數民族的偏見與漠視,以及治邊政策的失誤,導致引發了“癸醜之役”,直接引來朝鮮軍隊第二次對建州的入侵。

    當時建州部已經一分為二:建州衛和建州左衛。猛哥帖木兒(即努爾哈赤的六世祖)時為建州左衛左都督(即指揮使)。

    猛哥帖木兒於宣德八年被兀狄哈野人所殺,建州部被迫南遷,最終定居於遼東東部邊牆之外、南抵鴨綠江的赫圖阿拉一帶。

    建州在發展的過程中,明政府又設立了建州右衛,與建州衛、建州左衛合稱建州三衛。

    自弘治朝起,建州女真與遼東明軍的衝突日益減少,由朝貢形成的貿易關係日趨活躍。

    居住在遼東邊牆之外的建州三衛,社會經濟發展很快。他們使用的鐵質農具、日常生活用品,主要依靠對明朝的朝貢貿易獲得。

    建州女真前往北京朝貢的人數通常有數百人之多,他們向明朝進貢馬匹、貂皮、人參、木耳等土特產品,然後明朝通過賞賜的形式送給他們所需要的衣服、彩盯麻布和糧食等。其中,明朝最受歡迎的是女真饒貂皮,而女真最受歡迎的是漢人製造的鐵鍋。

    然而,從弘治到嘉靖年間,建州女真經過幾十年的修養生息,在鴨綠江流域不斷發展壯大。

    到了嘉靖末年,時任建州右衛指揮使的王杲,首先向明朝統治者發動挑戰。

    如:嘉靖三十六年(1557)王杲領兵攻打撫順,殺害明軍守備彭文洙;嘉靖四十一年(1562)又攻打鳳凰城、湯站堡,殺遼東副總兵黑春……總之,被王杲殺死的明軍將領還有幾十個。

    到了萬曆二年(1574),又發生了一次衝突,雙方各有死傷,明朝政府一怒之下,決定停止貢市貿易,致使建州右衛生計困難,王杲便糾集蒙古土默特、泰寧等部,大舉進犯遼陽、沈陽。遼東總兵官李成梁迅速調集各路明軍反擊,一直打到王杲的老巢古勒寨。

    那是對王杲的一次重創。

    明朝消滅了王杲之後,朝廷接受了李成梁的建議,修築寬奠、長奠、永奠、大奠、新奠(均位於遼寧省寬奠(亦可寫寬甸)滿族自治縣境內)和張其哈喇甸子(今遼寧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六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