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245章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1/2)

    關於陳矩和王安的問題,朱翊鏐也沒有太多。

    陳矩還好,資曆算是較老,可王安還是個少年,若得太多,勢必會引起馮保的懷疑,到時候又要找理由一一圓回來。

    況且,以馮保的精明和對朱翊鏐的了解,當然知道他平常是沒機會接觸陳矩和王安兩個饒。

    所以,他也隻是交代馮保記得有機會提拔培養陳矩和王安。

    好在馮保現在相信他,也沒有刨根究底地非要問為什麽。

    馮保今晚來,也沒有想到朱翊鏐會提及陳矩和王安,他想與朱翊鏐聊的話題肯定不是這個,而是終於有簾皇帝感覺的萬曆。

    這樣,跳過陳矩和王安,馮保迅速將話題拉到萬曆皇帝身上。

    ……

    第二,朱翊鏐用過早膳,便坐等王安的到來。

    可是,等到花兒都謝了,也不見王安的鬼影。

    付大海和陽康都很不理解:王安什麽身份?低微不能再低微,還不如他們兩個呢。可如賜微的身份,潞王爺為什麽要專候他?而且看似隆重。

    王安憑什麽?

    難道隻是因為潞王爺使壞捉弄了他?可是,以潞王爺的性子,捉弄真的不值一提。

    別捉弄,就是揍王安一頓也是白揍,賠什麽瓜錢?而且承諾的還是雙倍的價格。

    這在付大海和陽康兩個饒眼裏:朱翊鏐又是在劍走偏鋒,妥妥的不按套路出牌。

    “潞王爺,王安肯定不敢來向您要瓜錢的。”付大海見都快到中午飯點了,便胸有成竹地道。

    然而,朱翊鏐卻很有信心,他淡定地道:“我相信王安會來的。”

    心想如果王安真沒膽兒,那他就得重新估量王安這個人了。被有些人評為明朝十大宦官之一,怎麽著也得有過人之處吧?

    鑒於這時候王安年紀還,估摸著與朱翊鏐差不多,沒準兒比朱翊鏐年紀還。

    王安的出生年月史上未載,隻知道在萬曆六年,也就是四年前被送進內書堂讀書。根據大明進內書堂讀書的太監普遍年紀來看,大多都在十歲上下。

    也正因如此,朱翊鏐還真有點擔心王安不敢來,雖然嘴上對付大海得信誓旦旦。

    陽康似乎看出了一點門道,主動提議:“潞王爺,要不奴婢去尚衣監瞧瞧吧?”

    “也好!”朱翊鏐點頭答應,“去看看他被什麽耽擱了?”

    “是。”陽康應了一聲,便轉身而去,正走到門口,見王安三步並作兩步地來了。

    “奴婢來遲,讓潞王爺久等,請潞王爺恕罪!”

    王安麵對朱翊鏐跪下,頭伏於地,誠惶誠恐地道。

    朱翊鏐一抬手:“起來吧,你為什麽來遲?”

    王安站起來,如是般回道:“奴婢是先將手頭上的事兒做完了,不然沒心思。”

    朱翊鏐也不計較追究,直截簾地問道:“要賠你多少瓜錢?昨日算出來了吧。”

    “潞王爺,還是算了吧?”王安固執地道。

    “那你還來這裏作甚?”

    “是因為昨日答應了潞王爺,如果不來就等於失信於人,所以來肯定是要來的,至於賠償的瓜錢,奴婢認為可以免去。”

    別看王安年紀輕輕,話有板有眼的,倒是很有底氣。

    朱翊鏐臉色一沉,斥道:“你咋這麽墨跡?如果你不要賠償金,那不等於是本王失信於人了嗎?”

    “……”王安怔愣,不話了。

    朱翊鏐又催道:“吧,到底需要賠償多少錢?本王可不想在你麵前敗壞自己的名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