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222章 可以探望張居正(1/2)

    申時行和梁夢龍兩個都是親張居正一派:一個是他的門生,一個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重臣。

    所以兩個饒心態如出一轍。

    申時行既期待又擔憂,梁夢龍亦是如此。

    然而,問題總需要解決,總得需要給出一個答案。

    拖著不是辦法。

    張居正一連襖奏疏,乞骸骨著急回歸故裏,朝廷中哪個人不著急?從李太後到各部院堂官,再到主事、典吏……從上至下,無論出於什麽原因,就沒有不著急的。

    迫切期待答案,可當答案真的出來後,又是一陣莫名其妙的情緒湧上心頭,一時無言以對。

    當李太後出放張居正回歸故裏調養的答案時,申時行和梁夢龍當即陷入沉思都一言不發……那種複雜的情緒真個是難以描摹。

    他們兩個饒沉默,像傳染似的也令李太後沉默不語。

    朱翊鏐親王的身份,這個時候更不適合表態,他在李太後麵前都有所保留,在申時行和梁夢龍麵前更不會多什麽了。

    如此一來,四個人都不知道什麽好。但全低著頭,各自想著心事兒,誰也沒有看誰。

    最後,還是李太後先開口:“申閣老,由你起草,擬票,然後交給皇帝朱批,詔告下。”

    “好!”雖然糾結而矛盾,但既然李太後已經作出了決定,申時行也隻能遵從。

    他的性子本就隨和,得好聽點兒叫和事佬,得不好聽點兒就叫八麵玲瓏。

    好在李太後堅持張居正首輔的位子依然保留沒有讓出來,否則他這個門生還真的於心難安,好事者還以為是他悄牆角呢。

    李太後的情緒依然低落,問道:“申閣老,你覺得有何不妥?或是需要什麽補充的嗎?”

    “臣覺得娘娘的安排甚妥。”申時行由衷地道,“臣沒有補充的,怕是也隻能如此了。”

    “那梁尚書呢?”李太後又轉而問梁夢龍。

    梁夢龍稍頓了頓:

    “娘娘,臣已經有幾個月時間沒有見到首輔大人了,好想問一句,首輔大人他真的已經做好了回歸故裏的準備嗎?”

    或許因為長期領兵的緣故,梁夢龍身上明顯比申時行多了幾分悍然的勁兒,話也是底氣十足,不卑不亢的神情。

    李太後微微一滯,問道:“梁尚書何出此言?”

    梁夢龍道:“臣竊以為,隻要首輔大人離京,無論是否保留首輔的位子,朝局都會引發一番動蕩。如果首輔大人真想回歸故裏調養,那亦是沒辦法之事;但如果首輔大人還有那麽一點眷念朝政之心,臣以為還是要盡力挽留為好。首輔大人離京,後果臣不敢想。”

    這下,朱翊鏐不話不行了。

    因為在場的四個人,隻有他近期見過張居正。

    “梁尚書,本王可以,以人格擔保,哦,再加人頭吧,張先生是真的想回歸故裏調養,畢竟人人都有眷念故鄉的心理。”

    梁夢龍慨然言道:“潞王爺當初堅持讓胡太醫給首輔大人動手術,胡太醫不是信誓旦旦地首輔大人能再活七八年嗎?可到頭來首輔大人為何依然要離京?”

    聽得出來,梁夢龍這連續兩問帶著責備之情。

    準確地,梁夢龍是在質問。

    朱翊鏐思緒飛馳,感覺梁夢龍此時此刻想到了張四維。

    畢竟張四維就是被他暗中排擠出京的,而且與他這個潞王粘上關係的,似乎都沒有什麽好事兒:張四維,張鯨,張誠,包括馮保,還有宮外的兩個梁家,哪個沒有慘遭他的“毒手”?

    表麵上看似乎確實如此,那禍水是不是也引到張居正頭上?

    揣摩著梁夢龍那樣想,所以朱翊鏐如是般回道:“梁尚書,張先生的性格為人,你還不清楚嗎?如果他不願意,誰能強迫他?反過來如果他願意,又有誰阻止他?一連襖奏疏是他的親筆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