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82章(1/2)

    李太後的心終於寬慰了幾分,雖然沒有從陳太後那兒討得主意,但出乎意料,沒想到女兒朱堯媖倒是給了她一個很重要的提示。

    隻要一心向善,怕什麽?

    想著自己從隆慶六年穆宗皇帝駕崩到萬曆十年,這總共十來年時間裏都是她在代兒子秉持國政,國家大事需要她拍板定奪。

    總聽張居正,治大國若烹鮮,有時候她就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朝廷,到底有沒有什麽秘訣呢?

    她相信一些共通的方法與曆史經驗肯定是有的,否則為何有明君與昏君之別、有人做得好又有人做得爛?

    但要能總結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秘訣顯然不可能,現實也不存在。

    既然相信有共通的方法與曆史經驗,那是什麽?

    善,就是行善,應該是一張有效的通行證。

    作為統治者,與官為善,與民為善,與下人為善,始終以善作為出發點,那治理國家駕馭群臣就不會差到哪兒去了。

    正如女兒朱堯媖所言,無論兒子有多妖孽,隻要一心向善,又有什麽可擔心的呢?

    妖孽、聰明的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術不正。

    想通這一節,李太後便悠悠然回慈寧宮去了,她也沒有去乾清宮找萬曆皇帝。

    ……

    朱翊鏐到了司禮監張鯨這個頭號秉筆的值房。

    “鯨啊!”

    “師,師父來了。”

    至今張鯨依然感覺別扭,聽朱翊鏐叫他“鯨”別扭,讓他喊朱翊鏐“師父”也別扭。

    可沒辦法。

    如今皇宮裏的人都知道他拜了朱翊鏐為師。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大明一朝師徒關係還是相當牢靠,與父子關係差不多一般鐵。

    都不用張鯨請,朱翊鏐大大咧咧地進去一屁股坐下。

    “師父咋來了呢?”張鯨笑嗬嗬地問,盡管心裏麵別扭,可麵上必須過得去。

    朱翊鏐臉不紅心不跳:“師父來是想和你溝通一下感情撒,你不看師父,那師父隻有來看你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