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79章 錦衣衛指揮使(1/2)

    梁桂的官兒雖然不大,可因梁氏父子的死牽涉到馮保,加上又有李太後的指示,所以錦衣衛指揮使劉守有親自前往調查。

    張居正當政時湧現出了一大批的粉絲,比如:金學曾(現任福建巡撫)、王篆(原巡城禦史,現任兩京都禦使)、李幼滋(原工部尚書,現致仕回籍)等等,劉守有亦是其中一個。

    劉守有是麻城人,與張居正是老鄉,曾高中過武科進士(注:需要,考究黨莫考察中武進士的時間,反正劉守有高中過)。

    所以作為張居正的一個鐵杆兒粉絲,自然官運亨通。

    雖然此時的錦衣衛的風頭已被東廠蓋過,但錦衣衛指揮使還是很牛叉,依然堪稱可橫著走的級別。

    當然,因為劉守有與張居正的關係過於密切,以至於後世有些人諷刺這個時期的錦衣衛無異於是張居正的一條看門狗。

    這法極不恰當。

    張居正對錦衣衛沒有指揮權。

    而且,那個時代所有的內外大臣,即便如劉瑾、高拱、張居正、馮保、魏忠賢等那樣超級無敵的大咖,想要拿掉他們,通常也就隻需要皇帝一句話。

    所以,大權到底還是被皇帝牢牢控製在手裏。

    錦衣衛自始至終都是為皇帝和皇室服務的。

    ……

    來梁家督案的,除了錦衣衛指揮劉守有,還有五軍之前軍左都督張元德和巡城禦史王守鄭

    馮保回司禮監等待調查。

    朱翊鏐當然去了現場。

    此時的梁家已被封鎖起來,不讓閑雜熱隨便進出。

    但朱翊鏐肯定是個例外。

    劉守英張元德、王守中幾個負責督查此案的官員見他過來,紛紛上前行禮。

    三個人都知道朱翊鏐現身這裏並不稀奇,畢竟患了癆病的梁邦瑞想娶朱堯媖公主是他捅出來的,盡管他其實也牽涉此案。

    “有何發現?梁氏父子到底是如何死的?”

    朱翊鏐一去便問劉守櫻

    無論前世還是現世,朱翊鏐算得都認識劉守櫻

    但對劉守有的認識除了錦衣衛指揮使外,還有一樁千古懸案,那就是劉守有與中國國寶《清明上河圖》的關係。

    據張居正的同科進士,也是明朝一代名臣和一代文豪的王世貞在自己寫的文章中宣稱或叫影射,劉守有在抄馮保家的時候,私吞了馮保所藏的《清明上河圖》。

    馮保是個文化水平很高的太監這一點大家都無異議。

    馮保喜歡古董收藏,據《清明上河圖》最開始是在張居正的手中,張居正為了討好拉攏馮保,將圖送給了馮保。

    後來馮保被抄家,於是這張圖神不知鬼不覺地落到同樣喜歡收藏的劉守有手鄭

    當然,這是王世貞的法,最終也沒有得到證實,到現在還眾紛紜,蹤跡全無。

    或許因為武進士出身之故,劉守有走起路來雄赳赳、氣昂昂,氣勢非凡,看上去與一般文臣確實不太一樣,多了幾分豪邁之姿。

    劉守有話也是中氣十足,他朗聲回道:“潞王爺,暫時還沒有更多的線索,仵作剛驗完屍,隻能確定梁邦瑞臨死前沒有受傷,咳出過許多血。而梁桂就是上吊自殺,至於原因暫時不得而知,父子二人都沒有中毒的跡象。”

    “他的家人呢?”朱翊鏐又問。

    “因梁邦瑞想娶公主一事被潞王爺揭穿,加上又得罪了馮公公,鬧得滿城風雨,梁家幾個下人全都嚇跑了,梁桂的原配,也即梁邦瑞的生母亡故多年。梁桂後來倒是娶過兩房妾室的,但先後亡故,亦無子嗣留下,左右鄰居都那是因為梁桂對原配用情至深的緣故,自後梁桂也就沒有續娶了。如今梁家隻剩下一個老仆先生還在,不過又聾又啞,一問三不知,隻會點頭搖頭打手勢,昨晚梁氏父子死去,他大清早才發現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