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48章 知音(1/2)

    剛才覺得馮保的話很有道理,現在仔細一想,李太後又覺得兒子的話同樣很有道理。

    那該聽誰的呢?

    正自琢磨,聽見外頭值守太監喊道:“娘娘,萬歲爺駕到。”

    話音剛一落定,萬曆皇帝已然闊步而進,著急地道:“猜想皇弟和大伴都在娘親這邊,張先生的手術成功否?”

    馮保連忙回道:“回萬歲爺,手術非常成功,老奴正準備一會兒去乾清宮向您匯報呢。”

    “鈞兒,你來得正好。”李太後招呼萬曆皇帝坐下,“正商量對外如何宣稱張先生手術後的狀況,不知你怎麽看?”

    繼而將朱翊鏐和馮保兩個人近乎截然相反的主張告知。

    萬曆皇帝靜心聆聽,站在他的角度,當然支持皇弟啊。

    他又不笨,相反是個極其聰明而又敏感的人。

    很明顯,朱翊鏐的主張更合他意嘛,畢竟那相當於是在“冷卻”張居正,而馮保則完全相反。

    隨著萬曆皇帝逐漸長大,尤其是大婚之後,他對張居正的矛盾心理就一直未曾改變。

    而且張居正眼下的狀態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即便康複了,也不要還朝視事,就呆在幕後多好!既可以幫他打理江山,又沒有人約束他動不動訓斥他。

    這樣一想,他覺得皇弟才是他的知音啊!

    本來,他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已經習慣“不作為”、“不擔當”,可轉念一想,既有皇弟在前,娘親又剛好問及,那何不來個兄弟同心?

    於是,萬曆皇帝回道:“娘,孩兒傾向於皇弟的主張,不要作過多的渲染解讀,這樣有利於張先生在家好好調養休息。”

    在座都是聰明人,馮保其實也已經預感到了。

    先頭朱翊鏐的話一完,見李太後猶豫不決的表情,他就已經猜出了八九不離十,不然李太後也不會猶豫嘛。

    之所以猶豫,還不是因為傾向於朱翊鏐的主張,但為了照顧他的麵子,所以才覺得難以抉擇!

    而讓萬曆皇帝表態,馮保感覺自己的主張更是沒戲了。

    萬曆皇帝最近排斥他,加上他的主張又是“哄抬”張居正,萬曆皇帝怎麽可能站在他這邊?

    況且,人家才是母子三人組合啊,而他隻能算家仆。

    如果執意堅持自己的主張,不是明顯與那兄弟倆唱反調嗎?

    對於馮保而言,還有一點也在他的考慮之中:最近他似乎,確實很願意相信朱翊鏐。

    一念及此,未等李太後表態,馮保便搶先道:“娘娘,萬歲爺,奴婢剛才一細想,也覺得潞王爺的主張比老奴的要好,考慮也更加全麵一些。”

    嗯,這就叫能屈能伸,識時務者為俊傑。隻要對形勢、對自己有利,馮保可不在乎這個。

    “好!”李太後當即拍板,“既然都傾向於鏐兒的主張,那暫時不刻意對外宣稱什麽,就張先生手術成功,病情好轉,但現在仍需在家安心修養,請大家不要擔心,也不要去打擾。”

    繼而,李太後又吩咐道:“馮公公,你馬上派人知會內閣,讓申閣老代替鈞兒起草一份詔書,即日詔告下。”

    “是,娘娘。”馮保應聲而出。

    盡管他的主張沒有得到采納,可情緒似乎並未低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