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大全集(超值金版)

第65章 先積累,再消費(2)(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不到一年,我就“撂勺”了。原因自然是嫌工資太少,這個窮家不好當。我對太太說,你來當家吧。於是太太接過我撂下的“勺”——我每月交2000塊錢,太太就任我家的第二任“財政部長”。每個月隻有2800錢的開支費用,如何把這筆小錢用活用好,太太動了不少腦筋。首先太太提出當家理財的新論,她說:共產主義的分配原則是按需分配,我們家的消費原則是按需花錢。以前我當家,經常是看到合意的便宜貨,不分好賴一律買回家。比如:有一次我先後買了5件15塊錢一件的T恤,因為T恤的款式和顏色都淘汰了,穿過一次後,我就沒有心思再穿了。太太認為這不僅是浪費,而且占了家裏衣櫃的空間。太太認為應按需花費,如果確實需要購買T恤時,就應該買,那怕買貴點,款式新一點,買回家經常穿當然比壓箱底要好。

    其次太太認為要省錢的話,全家人盡量少在外麵吃飯。比如在飯店裏吃一碟拌黃瓜,就要12塊錢;在家裏自己做拌黃瓜2元錢就能解決,而且份量比飯店多,一前一後相差十幾倍。太太好像是天生的“廚娘”,燒的一手好菜。我不是故意捧自己的太太,總覺得太太的烹飪手藝比許多飯店裏燒出來的菜好吃。太太經常說:燒菜燒得好也能增值省錢,如果花二、三十塊錢買隻鴨子回來,不會燒把鴨子燒鹹了,或者燒糊了,那等於白忙;如果燒成一頓美味佳肴,一家老小吃得津津樂道,那麽這隻鴨子最起碼增值1倍。因此,我家在吃的開支方麵,經過太太的精心調理,真可謂:花錢不多,吃得快活。

    盡管太太聰明加辛苦,但每個月不到3000塊錢的費用,再盤花樣,也不會盤出飛機大炮出來。於是太太在不影響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業餘時間想方法開源掙錢。太太是學會計的,她雙休日找了兩個私營公司代賬,一個星期半天,兩個公司每月各給太太500塊錢的報酬。在太太以身作則的影響下,我明白了:要想過上美好生活,就要不斷地添磚加瓦。這兩年我學會了炒股,第一年套牢,第二年我開始掙小錢了。每次我跟朋友們說:我在炒股。朋友驚訝地問我:股市那麽熊,你憑什麽賺到錢。我說很簡單,我隻挑選幾種優質低價股票炒,其他股票一律不碰。這幾個股票我跟了好幾年了,比如:民生銀行一年來一波行情,有規律,很穩,我每年賺一次。於是我對手中的股票了如指掌,對它的行情和價位倒背如流,不像許多人炒股,一炒就選十幾隻,代碼有時都記不住,跳來跳去,後來耐不住性子,失去了賺錢的機會,連一趟“飛機”都沒有坐上。這兩年我炒股,很少失手,隻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俗語說的好:穩健就是暴利。我對這句話有著深刻體會。

    太太每月家庭生活開支都有明細賬,每月小總結,年底大總結,並且在年底計劃明年的開支,預計來年的收入。我想,一個家庭收入運作,其實和一個單位運作是一樣的,隻不過一個盤子小,一個盤子大。由於我們會算錢,會省錢,更會掙錢,我們的生活一年一個台階。由於我們手上有錢,5年前我們就超前買下一套三室兩廳的新房子,一次性付清房款,隻找母親借了10萬塊錢。我們要是現在買房子,那要多掏70萬。這一反一複,理論上我們等於賺了70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