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大全集(超值金版)

第64章 先積累,再消費(1)(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7.少用信用卡

    如果經常為衝動性購買所苦,那麽“新貧族”應該少用信用卡,而隻帶預算內的現金出門,再怎麽衝動,也較不容易超出預算。

    8.找到發泄的替代品

    工作壓力一大,就喜歡逛街血拚,花錢買輕鬆的感覺,也是“新貧族”“失血”過多的主因。很多上班族某個工作結束時,一定要發泄一下,但應該嚐試找出花費不多的替代品。如犒賞自己一部好電影,或者買一本好書,都能達到消費行為的發泄效果,隻是,慢慢改變自己的習慣需要時間和決心。

    9.投資型的享受

    同樣是花錢,與其花在消耗型的享受不如花在投資型的享受。像汽車和家電都是短期的享受,對長遠的生活沒有太大的幫助,價值也會隨著時間折損。

    上英文課就屬於投資型的享受,價值不但不會折損,還能幫助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收入更高。所以在設定消費目標的時候,就要檢視是否有投資性質。

    10.開源節流

    開源節流的意義不外乎就是增加收入來源、減少支出項目。而年輕朋友在理財之初,首要的財務目標應是儲蓄3至6個月的生活必需準備金,因為剛開始就業的前幾年,年輕朋友可能不見得能很順利地找到適合自己長遠發展的工作,有轉換工作的可能性,為使轉換工作過程中生活不至遭遇過大衝擊,或是應付意外的支出,生活準備金是相當重要的。

    堅定意誌力達到儲蓄目標

    如果有心長期存款,就要選擇路遠又不方便領錢的銀行為佳。

    有家銀行從事一項問卷調查,調查顧客是以何種方式及標準選擇銀行。結果有70%左右的人回答:“選擇近又方便的銀行。”這其中有件令人感興趣的事:所謂“近又方便”是指領錢方便,而非存錢方便。如果有心存款,而選定定期存款方式者,則一定選利率較高且較遠的銀行,如不方便領錢,就可以降低領錢的衝動,而達到存錢的目的。

    所謂“聚沙成塔”,實在值得銘記在心。

    報紙上曾經報道一位擁有1000萬元的富翁,職務卻隻是大廈管理員。我們心中難免懷疑:薪資不高的管理員,為何卻擁有如此巨額的存款?

    事實上,這些存款當然並非憑空得來,而且由一筆筆小額存款累聚而成。1萬、10萬、100萬、又100萬,就這麽積聚而成。若想很快存滿1000萬元,那是非常不可能的。

    就心理學來說,為了要達成主目標常會設定“次目標”,這樣會比較易於完成主目標。許多人會因目標過於遠大或理想太過崇高而予以放棄,這是很可惜的。若設定“次目標”便可較快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能逐步完成“次目標”,心理上的壓力也會隨之減退,主目標總有一天也能完成。

    小陳兩年前大學畢業後來到上海工作,是個典型的“新上海人”。由於工作勤奮,目前在某IT公司任項目經理的他每月稅後收入約為8000元,屬於中等偏上。可是由於小陳在上海沒有住房,目前暫時靠租房解決居住問題,每月僅房租的支出就在1200元左右。加上日常開銷和每個月給父母的補貼,每月基本沒有節餘,屬於無奈的“月光一族”。想到今後還要買房結婚,小陳就有點迷茫了,自己是不是需要理一理財呢?

    理財分析

    其實,像小陳這樣的“新上海人”,事業處於上升期,不出意外的話,收入會穩步上升。而這個階段更是人生積累財富的第一個關鍵階段,這個“底子”打得好不好,直接影響著他今後的生活。如何有效利用穩定的收入來積累財富是其當務之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