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黑科技:從流浪地球開始

第372章 下一部電影規劃(1/2)

    至於文化宣傳能力的重要性,這點在鷹醬身上可以說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鷹醬能夠在二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擊敗毛熊,成為全球霸主。

    除了它那冠絕全球的軍事實力外,很大程度上還得歸功於以好萊塢為首的文化宣傳。

    各種科幻,戰爭,動作片等類型片中,鷹醬的軍隊,軍事裝備被塑造成‘藍星霸主’,讓世界各國民眾敬畏不已。

    愛情片,都市時裝劇情片中,鷹醬普通民眾的生活更是通過電影的方式,展現給全球觀眾,讓第三世界國家的民眾們豔羨不已。

    ‘美利堅燈塔’之名就此而來。

    通過各種曆史古裝片,還能夠對以往的殖民黑曆史進行洗白,在好萊塢強大的電影工業實力加持下,行銷全球,形成強大的文化影響力。

    可以說,好萊塢就是鷹醬國力在文化層麵上的延伸。

    通過好萊塢電影,鷹醬曾經長期對世界各國進行著文化入侵。

    正是意識到文化產業在國家競爭中的重要表現後,龍國才會大力支持電影產業的發展。

    但國內那些所謂的名導,大導根本沒有發展工業化電影製作的想法,一個勁地在古裝片,愛情片,曆史片,喜劇片上衝,根本領會不了戰略總署的苦心。

    所謂的工業化,在國內電影圈裏,被很多人認為是等同於大場麵。

    多找些群眾演員,多弄些‘海量道具’的噱頭,他們就滿足了。

    眼下劉浪提出的這個建議,或許就是個不錯的想法。

    收購鷹醬電影產業,用好萊塢巨頭企業所掌握的工業化電影製作實力,來發揮‘鯰魚效應’,迫使國內電影產業大升級。

    以前國內影視圈動輒把問題歸結於‘體製問題’,‘國情原因’,‘好萊塢太強大’。

    現在官方直接把好萊塢巨頭企業全都收購了,工業化電影製作技術隨時和國內影視圈共享。

    順便再把‘國產電影保護月’取消掉,逼迫著國內影視圈向好萊塢學習,加快文化產業升級。

    什麽?你說沒有‘國產保護月’天就要塌了,國產片徹底活不下去了?

    那是你該死!

    國產片‘新手保護期’也該結束了,不能總待在舒適圈內靠官方的保護過活。

    這樣永遠培養不出能夠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產業。

    就像當初官方為了支持電動車發展,給國產造車企業提供大量新能源造車補貼。

    結果根本沒能起到促進產業升級作用,全被國產車商用來‘騙補’。

    後來官方痛定思痛,引進了新能源車企霸主特斯拉進入國內。

    國產車商們紛紛驚呼狼來了。

    最終‘騙補’的國產車商紛紛被淘汰,催生出了一批真正有競爭力的新能源國產車企。

    劉浪關於‘電影產業升級’的收購建議,在國內新能源車企的發展上能夠看到很多影子。

    “聽起來行得通,不過你是怎麽想到這麽多的?

    總感覺你對這方麵早有規劃了。

    你該不會是早有預謀吧?”

    石磊一臉狐疑地看著劉浪。

    “磊子哥你這麽說就沒意思了,我這拳拳報國之心,為國著想,你這麽說,太讓我心寒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