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塚隨錄(2)萬事皆波瀾

正文 第24章 笑誇故人指絕境(2)(2/3)

    顏政從他的袍子裏取出一封信和一方硯台。羅中夏展開信,上麵的墨字用正楷寫就,一絲不苟,但是裏麵的內容,卻和韋小榕留給他的那四句詩完全一樣:

    不如鏟卻退筆塚,酒花春滿荼青。

    手辭萬眾灑然去,青蓮擁蛻秋蟬輕。

    羅中夏放下信箋,盯著彼得和尚問道:“這……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彼得和尚緩緩吐了口氣道:“我初看的時候,也很驚訝。後來我終於想通了,我們之前一直理解錯誤,隻看了第一句,便以為得了線索,興衝衝直奔雲門寺,其實這詩就要和後麵聯起來看,才有正確寓意。”

    “什麽?”

    “你看第二句裏‘酒花春滿’四字,酒花在詩詞中常作‘杯中酒渦’,比如‘酒花蕩漾金尊裏,棹影飄颻玉浪中’,‘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春滿’意指嗜酒。智永禪師持節端方,而懷素卻是一生嗜酒如狂,越是酒酣,興致愈足,自稱‘飲酒以養性,草書以暢誌’。而‘荼青’顯然應該是個比喻,綠天庵本來是叫清蔭庵,後來因為懷素種了十畝芭蕉用來練字,才改名綠天庵。”

    彼得和尚說到這裏,長歎一聲:“如果我們能夠早一點注意到的話,就該猜到,這詩中暗示的退筆塚,指的實在應是綠天庵的懷素,而非雲門寺的智永。族長大概是注意到了這個錯誤,於是把這詩重新寫了一遍,來提示我們真正的退筆之處,是在這裏。”

    “那麽後麵兩句呢?”

    彼得和尚搖了搖頭:“我還沒參透。”羅中夏冷然道:“你分析得不錯,但是卻有一個矛盾。”

    “願聞其詳。”

    “這詩本是韋勢然的陰謀,用來把我誘到退筆塚前好解放天台白雲筆。如果他第二句有這樣的暗示,我們又看透了先去綠天庵,那他的陰謀豈不是無法得逞?他何苦多此一舉。”

    這時候顏政在旁邊插了一句嘴:“那如果這詩並不完全是陰謀呢?”

    羅中夏一愣:“怎麽說?”

    “如果韋勢然最初準備的是不同的詩,而小榕出於提醒我們的目的,在不被她爺爺發現的前提下暗中修改了一些細節。讓這首原本故意引導我們去雲門寺的詩中,多了一些關於退筆的真實信息,瞞天過海,你覺得這種可能怎麽樣?”

    “這怎麽可能?”羅中夏大叫。

    “把所有的不可能排除,剩下的再離奇也是真相。”顏政理直氣壯地說,他的“婦女之友”畫眉筆也在胸中跳躍了一下,以示讚同。“反正我始終覺得,小榕不會背叛我們。”

    “可韋勢然和她還是在雲門寺耍了我們!”

    “那隻怪我們笨,沒注意到這詩中的寓意嘛,卻不是小榕的責任。”顏政攤開手。“如果早意識到這一點,韋勢然去雲門寺埋伏的時候,我們已經在綠天庵輕輕鬆鬆退掉青蓮筆了,可惜了她一片苦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