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天行道: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2

第21章 替天行道(2)(1/3)

    帷幕中,醫生正在從病人未燒傷的大腿內側取皮,隨後將用這些皮膚細胞培育人造皮膚,為病人植皮。馬丁向吉明的妻子和兒子走去,他知道這會兒不是采訪的好時機,不過他仍然遞過自己的名片。吉妻木然地接過名片,沒有說話。吉的兒子滿懷戒備地盯著馬丁,搶先回絕道:

    “我們什麽也不知道,你別來打攪我媽媽!”

    馬丁笑笑,準備施展他的魅力攻勢,這時帷幕中傳來兩聲短促的低呼。母子兩人同時轉過頭,病人是用漢語說的,聲音很清晰:

    “上帝!上帝!”

    病床上,在那個被纏得隻留下七竅的腦袋上,一雙眼睛緩緩睜開了,散視的目光逐漸收攏,定焦在遠處。吉明沒有看見妻兒,沒有聽見妻兒的喊聲,也沒有看見在病床前忙碌的醫護。他的嘴唇翕動著,喃喃地重複著四個音節。這次,吉妻和兒子都沒有聽懂,但身旁不懂漢語的醫生聽懂了。他是在說: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長著翅膀的小天使們在潔白的雲朵中圍著吉明飛翔,歡快地唱著這支歌。吉明定定神,才看清他是在教堂裏,唱詩班的少男少女們圓張著嘴巴,極虔誠極投入地唱這首最著名的聖誕頌歌《彌塞亞》:

    “哈利路亞!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做王,直到永遠。哈利路亞!”

    教堂的信徒全都肅立傾聽。據說1743年英國國王喬治二世在聽到這首歌時感動得起立聆聽,此後聽眾起立聆聽就成了慣例。吉明被這兒的氣氛感動了。這次他從中國回來,專程到MSD公司總部反映有關“自殺種子”的情況。但今天是星期天,閑來無事,無意中逛到了教堂裏。唱詩班的少年們滿臉洋溢著聖潔的光環,不少聽眾眼中噙著淚水。吉明是第一次在教堂這種特殊氛圍中聆聽這首曲子,聆聽它雄渾的旋律、優美的和聲和磅礴的氣勢。他知道這首合唱曲是德國作曲家韓德爾傾全部心血完成的傑作,甚至韓德爾本人在指揮演奏時也因過分激動而與世長辭。隻有在此情景中,吉明才真正體會到那種令韓德爾死亡的宗教氛圍。

    他覺得自己的靈魂也被淨化了,胸中鼓蕩著聖潔的激情——但這點激情隻維持到出教堂為止。等他看到世俗的風景後,便從剛才的宗教情緒中醒過來。他自嘲地問自己:吉明,你能成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嗎?

    他以平素的玩世不恭給出答複:扯淡。

    他在無神論的中國度過了半生,前半生建立的許多信仰如今都淡化了,鏽蝕了,唯獨無神論信仰堅如磐石。因為,和其他流行過的政治囈語不同,無神論對宗教的批判是極犀利、極公正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加堅實。此後他就把教堂中萌發的那點感悟拋在腦後,但他未想到這一幕竟然已經深深烙入他的腦海,在垂死的恍惚中它又出現了。這幅畫在他麵前晃動,唱詩班的少年又變成了帶翅膀的天使。他甚至看到上帝在天國的門口迎接他。上帝須發蓬亂,瘦骨嶙峋,穿著一件苦行僧的褐色麻衣。吉明好笑地、微笑嘲弄地看著上帝,我從未信奉過你,這會兒你來幹什麽?

    他忽然發現上帝並不是高鼻深目的猶太人、雅利安人、高加索人……他的白發中摻有黑絲,皮膚是黃土的顏色,粗糙得像老樹的樹皮。表情敦厚,腰背佝僂著,麵龐皺紋縱橫,像一枚風幹的核桃……他分明是不久前見過的那位中原地區的老農嘛,那個頑石一樣固執的老人。

    上帝向他走近。在響遏行雲的讚歌聲中,上帝並不快活。他臉上寫著驚愕和痛楚,手裏捧著一把枯幹的麥穗。

    枯幹的麥穗!吉明的心髒猛然被震撼,向無限深處跌落。三年前,吉明到中原某縣的種子管理站,找到了20多年未見的老同學常力鴻。一般來說,中國內陸的農業機關都是比較窮酸的,這個縣的種子站尤甚。這天正好趕上下雨,院內又在施工,亂得像一個大豬圈。吉明小心地繞過水坑,仍免不了在鋥亮的皮鞋上濺上泥點。常力鴻的辦公室在二樓,相當簡樸,靠牆立著兩個油漆脫落的文件櫃,櫃頂放著一排高高低低的廣口瓶,盛著小麥、玉米等種子。常力鴻正佝僂著腰,與兩位姑娘一起裝訂文件。他抬頭看看客人,盡管已同吉明在電話上聯係過,但他還是愣了片刻才認出老同學。他趕忙站起來,同客人緊緊握手。不過,沒有原先想象的摟抱、捶打這些親熱動作,衣著的懸殊已經在兩人之間劃了一道無形的鴻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