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天行道: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2

第19章 神肉(2/4)

    “口感?據我推想應該不成問題,這種真正天然的人造肉肯定具有天然肉的口感吧。”

    “你說得不錯。但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可以對口感提出更高檔的要求了,比如,可以用同樣低廉的成本生產鯊魚翅、熊掌或飛龍肉(東北密林中一種飛禽,肉質最美)。”

    “哈哈,聽你這麽一說,我已經垂涎欲滴了!飛龍早就基本絕種,你爺爺這輩子別說沒吃過,見都沒見過。我盼著哪天你給我端來一盤。孩子你笑什麽?已經帶來了嗎?別給我賣關子了。”

    “爺爺,區區飛龍肉算什麽,還有比它更好的美味呢。來,你嚐嚐這種肉食。”

    “這就是人造肉?從肌肉纖維來看,與天然肉毫無二致嘛,讓我嚐嚐。啊呀,真的非常鮮美,肉質絕頂細嫩!我從來沒吃過這樣的美味。告訴爺爺,這是什麽肉?”

    “爺爺,這就是我今天回來的目的。除了為你祝壽,還想在你身上汲取勇氣,就像我38年來一向做的那樣。我把話頭扯遠一點兒吧。眾所周知,人類與動物有一個重要區別,就是人類在文明化的進程中,逐漸形成了一條絕對的倫理禁忌:不食同類之肉。其實這種行為放在蒙昧時代並非不道德,那時俘虜的肉隻不過是寶貴的動物蛋白,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可能餓死。如此而已。隨著文明逐漸確立……”

    “你不用細說了。你是說,給我吃的是人肉?”

    “準確地說,是人的肌肉細胞使用體外培養方法生產的人造肉。直接稱它‘人肉’肯定不合適,也太敏感,我還沒有想到更確切的名字。當然,就細胞構造來說,或者從分子水平來說,它確實是百分之百的人肉,一點都不錯。”

    “我猜想,你為它肯定承受了很大的社會壓力。”

    “那是自然,有人甚至罵我是‘吃人科學家’、‘食人族的返祖個體’。爺爺,我很苦惱。這完全是用人工方法生產的肉食,與人造的牛肉、豬肉或雞肉並無任何不同,為什麽不能吃?如果因為一些遺老們可笑的道德禁忌,就讓人類無法享用世上最美味的肉食,我實在心有不甘。”

    “那你還猶豫什麽?往前走就是。我說過,倫理道德隻是適應某種生產力水平的臨時性建築,可以隨拆隨建的。當科學與倫理道德衝突時,科學總是最後的勝利者。別管那些狂吠!盡管大膽推進你的研究,爺爺還盼著翹辮子之前能每天享用這種美味呢。當然啦,最好為它想一個合適的名字,免得不必要地刺激社會的神經。”

    “謝謝爺爺,你這番話讓我心中的陰霾一掃而光。爺爺我對你五體投地。你已經90歲了,還保留著年輕人的勇氣、朝氣和思維方式。”

    “說句自傲的話吧,我這一生始終保持著赤子之心,我是一位90歲的老赤子。”

    “至於這種肉的名稱——稱它為‘神肉’如何?是‘神奇的肉食’的簡稱。”

    “行,這個名字不錯。其實它在中文裏另有一層很妙的意義:神的肉。這算得上一個精當的隱喻:科學發展到今天,人類已經把神的權威當成日常便飯下肚了。來,我的好孫子,與爺爺擁抱告別吧,我盼著你發明的神肉早一天擺到養老院的飯桌上。”2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