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國

第10章 大國之民:愚昧而卑賤? (6)(1/2)

    要是看馬路和樓房,時代已經比梁章钜、張伯駒那會兒進步多了,但是,混事依舊在混事,本事在與時俱進,但大體框架也差不了多少。麻將依然,圍棋卻未必,要看領導愛好什麽,如果人家喜歡網球那就網球,如果喜歡高爾夫就高爾夫,如果實在俗,非要鬥地主,那也隻好鬥地主。關鍵是玩什麽像什麽,正好夠陪領導或者客戶,像那些當年陪段祺瑞下圍棋的清客一樣,不多不少,就讓主子贏上一點點,還看不出是讓的。談吐要風雅,說話要識趣,酒量如果到不了三斤,話要到三斤。現在光顧梨園,兩口二黃已經不時尚了,那麽歌廳裏的本事是都要明白的。混事的人,卡拉OK不能像一般人一樣按自己年齡段唱,必須新歌老歌都會,隻有領導會的不會。所以,新時代的十字令應該是這樣的:一曰紅,二曰圓融,三曰路路通,四曰奉上古董,五曰不怕大虧空,六曰玩什麽什麽精,七曰歌廳OK首首行,八曰西裝整齊、英語門清,九曰領導美德、滿口常稱頌,十曰五星飯店、洋酒不落空。

    榮譽和麵子的閑話

    跟榮譽第一相關的是獎章(勳章)、獎牌、獎狀以及獎金。脖子上掛了獎章獎牌,手裏拿著獎狀和獎金,臉上必定感覺有麵子。所以,國人特別在意的麵子跟榮譽也有了關係,獎章之類好像是榮譽和麵子的中介。但是有的時候,獎章得來跟榮譽沒什麽關係,隻跟麵子有關。國人眼裏的麵子除了表麵的光鮮之外,主要講的是人的實力、關係和運作的能力。某件事誰都擺不平,你去擺平了算你有麵子,某人誰說都不聽,你去說服了,算你有麵子。北洋時期的北京政府,定期向大小軍頭發勳章,勳一位,勳二位,勳三位,害得軍頭們照起相來胸前掛滿了大小勳章獎章,一排,兩排,三排,四排,眼花繚亂。但是好像這些軍頭們一向沒幹什麽事,還淨跟中央政府鬧別扭。能得到勳章,僅僅在於人家有麵子,實力強、軍階高、麵子就大,勳章也就跟著大。這麽一來,麵子和獎章之類直接結合,好像中介喧賓奪主,媒婆頂了新娘的心窩子。

    不過,這種事情在中國好像從來都不稀罕,本來評獎、發獎章什麽的是為了表彰某種行為,就像王朝時代皇帝下令修牌坊一樣,為的是表彰烈婦節婦,大有讓天下女性守在家裏,免得男人看不住自家老婆,引發社會動蕩之效。可惜,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好事的效果總是難以長久維持,人人爭當先進,時間久了,神經一疲勞,評獎也就成了例行公事。某些獎項,誰拿獎得獎章,關鍵看麵子。麵子大的獲大獎,麵子小的得小獎,沒麵子的沒有獎。評審的時候,想要得獎的主兒,必須去爭,具體地說就是運作,都說運作靠銀子,其實人家收不收你的銀子也要看你的麵子。很多的時候,在評委那裏有麵子往往是決定作用的,麵子特別大的,一個錢不花一樣得獎。原本作為評獎依據的事狀和成果,其實隻是一種借以說話的憑借,怎麽說全看評委。反過來,大家去爭這個獎那個獎,也主要看這個獎背後的相關待遇,比如工作安排、升職和評職稱優先等等,對於獲獎本身的所謂榮譽倒是看得很淡,因為本來就沒有多少。

    沒有了榮譽,所謂的獎和相關的獎章之類就發生了變異,在這個獎還有含金量的時候,評獎成了分贓,有勢力的人排排坐,吃果果,你一個,我一個。當獎沒有含金量,或者含金量比較小的時候,獎就變成了安慰或者裝飾,就像北洋時期軍頭們掛在胸前的勳章一樣。我們現在各單位的傳統榮譽,比如各種名目的先進、優秀、紅旗手之類,也是這種命運。很多單位某些人該晉升而沒有晉升、該評職稱而不得的時候,聰明的領導就會安排一些這樣的獎勵給這些倒黴蛋,好讓他們看起來沒那麽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