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記得我傾國傾城

正文 第22章 花若離枝·長歌 (6)(1/4)

    呀!不思量,除是鐵心腸;鐵心腸,也愁淚滴千行。美人圖今夜掛昭陽,我那裏供養,便是我高燒銀燭照紅妝。

    一曲《梅花酒》,讓我與他同醉,一曲《收江南》,讓我與他同淚,帝王的無能為力往往比平民的更讓人心酸,他麵對的是在自己宮中待了三年而不知,一見卻傾情不止的她,無言的是,原本幽芳為己開的花,如今要被他親手帶在別人的身側。

    別人以為他是為這一縷顏色一段香,更多的是他看到了昭君眼底的柔情和隱忍的微笑,款款輕輕,他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她寂寞深宮是因為愛,此番決然離開,還是為了愛。從來沒有一個女子能像她這樣,轉身的瞬間,蒼涼中見悲壯,她努力地笑,回眸和他道別,一切都是君臣之禮,他也隻是說安疆定邦的感激,可仍然能感受到清晰的愛意。

    她帶給他的,是震撼,不止是容顏的美,最重要的,是心裏愛情的剛毅。

    他知道他失去了,他生命裏最該得到,卻永遠得不到的一個別樣女子。

    從此,昭君三年裏孤苦和哀傷,在眼神分離的那一刻,轉移到了元帝身上。

    他用所有的力氣承擔著,他生平唯一的,最遙遠的愛。

    古往今來,有關王昭君的文學作品近千,寫過昭君的著名文人就達四百多個,人們對對她充滿了敬意,也充滿了憐愛,很多詩作裏的昭君一副哀怨可憐的樣子,似乎受盡了苦難。

    其實她和丈夫呼韓邪單於非常恩愛,生有一子,匈奴人也對她極其尊敬,三年後呼韓邪單於去世,依當地風俗她下嫁給呼韓邪單於的長子雕陶莫皋,他對昭君更是疼愛有加,在生活上昭君沒有受到絲毫委屈,隻是她離家千裏,異鄉異俗,總是會有剪不斷的思愁縈繞。

    漢朝的送親隊伍,把她送到了雁門關。

    雁門關外,匈奴的迎親馬隊早已久候。

    自漢高祖劉邦始,雁門關處就多風雲,武帝時的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就是在這裏布兵馳騁抗擊匈奴,立下了赫赫戰功,這裏群峰挺拔地勢險要,昭君一步三回頭,步步凝望,脫下漢家的裙襦,摘下頭上的拆環,披上厚厚的鬥篷和皮草的帽子,躍身上了馬,堅毅地看著廣袤的荒原。

    昭君走過雁門關,從此這裏,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幹戈之役。

    平和安定,再無征戰。

    漢元帝在送走王昭君後不久便一病不起,也許和昭君失之交臂是他平生最大的悲痛,足以讓這個“柔仁”的帝王傷了龍體,他的癡情來得太晚,偌大的漢朝安不下他一顆藏了愛的心,留不住那個心儀的女子,就化為魂魄千裏萬裏隨了她去,就在昭君到達匈奴的三個月後,國家安定,日待繁榮,昭君在慢慢熟悉,漢元帝卻在十裏荷塘期微風的時節,駕鶴西去。

    一望關河蕭索,說的就是昭君的思鄉。

    倪田的這幅畫上,昭君已是完全的匈奴裝扮,隻是清秀的眉目還可見江南煙雨的飄落,望著結群而飛的雁,她羨慕地恨不得也能生出翅膀來,飛回家鄉看一看,家鄉的春天又該是柳綠花紅,風也柔水也暖,她可以穿著新衣在河邊彈琵琶,偶爾看一看自己的倒影,不好意思地笑一笑,女子就是有這樣的嬌,對著自己也會羞怯起來,小女孩的心性不泯,天地萬物都來寵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