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二版)

第二節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係以及決策機製(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盡管元朝的中央政府,機構龐大、官員眾多,但實際上它們隻是執行機關。真正的決策者,往往在這個官僚體係之外,它們一個是忽裏台會議,一個是怯薛集團。而以後者最為重要。忽裏台大會前麵已經提過,這是元朝皇帝作為蒙古大汗真正的決策機製。凡是重大事務,都要通過忽裏台的商議和通過,沒有一個皇帝敢於忽視忽裏台的意見。但是,忽裏台會議畢竟不常開,一般經常性決策,還是怯薛集團在起作用,或者是怯薛宰輔共同起作用。怯薛又叫怯薛歹,是蒙古大汗的親衛。在成吉思汗時代,作為大汗的他就組織了一支一萬人的衛隊。他規定,所有蒙古部落那顏(首領)必須將自己的兒子中的一個派到他的身邊做衛士。開始具有人質性質,後來由於怯薛地位高,待遇好,所以做怯薛的人都很忠實於大汗,變成了鐵衛隊。這種衛士,蒙語叫做“怯薛歹”。這些衛士對鐵木真極其忠誠,分成四隊晝夜護衛著他。打仗的關鍵時刻,鐵木真往往將怯薛派上去,幾乎百戰百勝。這些怯薛地位很高,一個一般的怯薛,地位甚至比千戶長還要高。怯薛既是衛士,也是侍從。自鐵木真開始,大汗自然要聽忽裏台會議上貴族的意見,但同時有事往往更樂意聽怯薛的看法。就算是怯薛不參與決策,由於他們負有傳遞諭令、出納王命的使命,所以,權力也大得很。各個要害部門,往往都設有怯薛監政,因為他們的地位有點類似於曆代的宦官,深受皇帝的信任,可他們卻比宦官地位尊貴,所以在政府中顯得尤其跋扈。不僅如此,怯薛出身的人,在元朝被稱為“大腳跟”,是最有來頭的人,往往從衛士的位置上退下來,就擔任最重要的職務。

    忽必烈時代,在著名的奸相阿合馬因政治鬥爭死後,忽必烈任用善於理財的漢人盧世榮擔任中書省右丞,實際上負責中書省工作。幾個月後,又因事將他下獄,在關了盧幾個月後,忽必烈問近侍,對盧案處理的意見。近侍說,聽人反映,盧世榮的罪已經定了,卻還關在牢裏,白白浪費國家的囚糧。於是忽必烈就下令將盧世榮殺掉,將他的肉喂宮裏養的老鷹。由此可見元人為政的隨意殘忍和怯薛的分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