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說曆史

台北的大門檻不設崗(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不過,今天的這兩個紀念國民黨大人物的場所,已經變成了市民的活動中心,國父紀念館尤甚,到處是背畫夾子的兒童、跳街舞的少年,還有盤旋的鴿子。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的大牌坊,已經在民進黨當家的時候,改成了自由廣場,原來“中正紀念堂”五個字被鑿去,改成四個顏體的大字“自由廣場”。紀念堂上的匾,也被拿掉。國民黨執政,說是撥亂反正,也隻是換回了堂上的匾,廣場上牌坊上的字,卻還依舊。台灣的朋友告訴我,自由兩個字,是具有天然合法性的,一旦刻上了,誰也不敢輕易拿下。可憐,當年老蔣,對自由兩字深惡痛絕,雖然沒有寫過《反對自由主義》,但也有專門的文章,批評自由在中國的泛濫,進而痛罵五四新文化運動,教壞青年。在他治下的台灣,最稀缺的,恰是自由。今日卻讓他老人家的坐像,天天麵對廣場上“自由廣場”四個大字,真是情何以堪。還不如民進黨的辦法,在他的坐像前,弄上好多飛來飛去的蟲鳥,讓他老人家死活看不清廣場牌坊上的字,似乎更人道些。

    至於國民黨自己的辦公處,已經變成了民間團體的所在。我為了找辛亥資料,來到國民黨的黨史資料館。這個館,今日縮在台灣的船業大王張榮發的基金會大樓裏麵,隨便報上名來,連證件也不需要,就可以進去查資料。我查了他們可憐的館藏,什麽也沒有找到。

    百姓有了選票,原來威武的衙門都失了精氣神,裏麵的官員都要討好選民,更何況建築?原來威權的紀念物,也在悄然之間改變了性質,雖然多少有點轉變過程中的小小尷尬。

    大門檻,已經沒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