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說曆史

中國人的文化癖(1/2)

    中國是文明古國,文化悠久,所以,在有些老外看來,中國其實是一個文化概念。這話是褒是貶不好說,但文化的確是我們的強項。世界上有哪個民族,有我們這樣係統悠久的成文史呢?世界上有哪個民族,有我們這麽多古代書籍呢?在歐洲人大部分還在森林裏的時候,我們已經有自己的戲劇了。這話是歌德說的。其實,在他們還在森林裏的時候,我們的出版業就已經滿世界賣書了。宋代的刻本那麽精美,多半是市場的功勞,那個時候,現在價值連城的宋版書,尋常百姓之家都有的,不是曆書就是經卷。

    可是,這種文化的創造力,有時候也會過剩,用到不該用的地方。比如婦女的纏足,原本是針對女性的一種苛政或者酷刑,但是,無聊和有聊的文人們,也能將之發展成一種文化——蓮足文化。其中,有專門歌詠小腳的詩歌,有用弓鞋傳酒的賽詩會,有遍布城鄉的賽腳會,以及專門欣賞小腳的文化標準。晚清到民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放足運動,受到這種文化的激烈抵抗,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還有頑固戀足癖,編了《采菲錄》,歌頌三寸金蓮。鴉片這種東西,在印度、緬甸一帶,很早就有,當地人也一直在吸食。但是,傳入中國之後,也發展成為一種文化——阿芙蓉文化。令人嫌惡的鴉片,有了一個雅名阿芙蓉,還有了一整套有關吸食的講究。首先是煙具,各種材質都有,什麽材質的煙具,吸食什麽感覺,都有講究。上等的煙具,製作之精美,做工之講究,簡直就是藝術品。如果有人收藏,陳列出來,拋開煙具的用途,單論其材質、工藝和藝術性,絕對是有價值的。其次是煙榻,屬於吸食場所,上等人家也有專門的說法。再就是吸食時的儀式,伺候的人,伺候人的手藝、才色、情趣。所有的這一切,當年都有專業的書籍介紹,專門研究這套學問的人,也算是專家。

    當年的蓮足專家和阿芙蓉專家,已經沒有辦法考證了。但是,這樣的文化創造精神卻沒有斷根。前一陣流行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各地都在搞文化,有什麽搞什麽。出櫻桃,就搞櫻桃節,出西瓜,就搞西瓜節,出油菜,就搞油菜花節。每個節後麵,都有文化,比如櫻桃文化、西瓜文化、油菜花文化。這裏有條江,就是某某江文化,那裏有條河,就是某某河文化,如果當地出產某個名人,就是該名人的文化。連據說是小說《金瓶梅》的發生地,也要搞《金瓶梅》文化。還會專門拉來文化專家,為其論證或者闡釋他們這些文化的內容。因此也就造就了大批“文化學者”,到處招搖撞騙,滿嘴跑火車地胡亂論證,其實就是到處打秋風。收入比唱正戲的經濟學者差一點,但也混得腦滿腸肥,口袋鼓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