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說曆史

也說浮躁

幾乎每個人都覺得現在的中國人很浮躁,在大城市,就更加明顯,每個人都急匆匆的,每個人都在著急,每個人都坐不下來。但是,我們什麽時候不浮躁呢?以前的浮躁,叫浮誇,而且經常成風,等於是把內心那點焦慮渴望,直截了當吹了出來。 其實,自打中國的大門,被西方人打破闖進來之後,中國人就開始浮躁了。一向自信滿滿的國人,突然發現,天地間冒出來一群金發碧眼的洋人,比我們還牛。我們這些天下中心、文明最早也最優越的神明貴胄,居然被人視為落後的野蠻人。要說不服,還沒什麽辦法,就是打不過人家。人家的東西,從打仗的兵器,到吃穿住行的一切,就是比咱的強。這個反差太大,太突然,讓人無論如何接受不了。所以,從那時起,識時務的中國人,就開始向西方學習。學習的目的,是要迎頭趕上,而且超過他們。心高氣傲的中國人,打一開始,就打定主意法乎其上,學西方最好的。軍事改革,陸軍學普魯士,海軍學英吉利,辛亥革命,製度變革,一上手,就是最先進的美國政體。不僅要學最好的,而且喜歡走捷徑,總是在尋找某種小路,可以抄近路趕上去。學日本,學俄國,其實背後都有這種抄近路的動機。在國人眼裏,日本和俄國的道路,當年就是他們摸索出來的現代化小路,學了他們,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少走很多彎路。 現在很多人都讚美20世紀80年代,不錯,那是一個思想解放,非常活躍的年代。但是,20世紀80年代的浮躁,也是無以複加的。無論工農兵學商,各行各業,都一年等於二十年,嚷著要把“四人幫”耽誤的時間趕回來。我所在的學界,人人都在談大問題,個個宏大敘事,爭著搶著要為世界學術作出自己的貢獻。實際上,到處都是編譯,到處都是抄襲,抄西方的,算是高人,一般都抄港台的。不抄的,做出的東西,也帶有強烈的模仿痕跡。後來接觸了一些產業界的人士,他們說,那時候他們做產品,也是仿製,偷人家的東西。 我們今天的浮躁,其實本質上跟此前並沒什麽不同。都是不肯腳踏實地,不肯坐下來用功,卻在幻想中自我膨脹。一個群體如此,一個人也如此。更何況,還有那麽些假大空的“事業”,讓人們投身其中。在大話、大詞的喧囂中,無事忙地度過一日又一日。作為一個後發國家,有點浮躁,其實不可怕,能浮躁,畢竟還有心氣,還心有不甘。但總是浮躁,一代接一代的浮躁,就有點麻煩。畢竟,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國家的進步,是需要一點一滴的努力,一點一滴的積累實現的,進步,如同登山,腳踏實地是關鍵。即便有捷徑,也得先把人家先進的東西學來了,學得特別到家,而後才能找到。淺嚐輒止,懂個皮毛就妄談超越,說到底,都是騎自行車上月亮,留下的隻是笑柄。然而,在我們的近代史上,這樣的笑柄,實在是太多了。 浮躁的背後,雖然有急於改變自己的心氣,但浮的時間長了,就變成了矯情,變成了虛張聲勢。從急於改變,變成已經改變。從知道自己不行,到感覺自己很行。從學習別人,到感覺別人應該學習自己。到了這步田地,浮躁就變成了浮腫。浮躁充其量是心理疾病,而浮腫則是肉體的疾病,久病不醫,是要死人的。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