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說曆史

跟皇帝的生育能力有關的政治(1/2)

    ��� 2l動蕩的年月,人的命運很難說,興衰不定,即使貴為皇帝,也不例外。晚清時節,北京城兩次遭遇洋兵打上門來,皇帝兩次逃走。清朝這個遊獵人建立的王朝,似乎很不善於守城,隻要有兵臨城下,就兩腳抹油,走為上。1860年鹹豐北狩時,其實英法聯軍還沒有攻城。倒是迷信義和團的慈禧,多少挺了一陣,等到八國聯軍進了城,才倉皇北逃。

    鹹豐逃到了承德。按說,承德是皇帝常去的地方,有現成的行宮在,皇帝的供給,應該不是問題。但是,那時畢竟到了末世,凡事亂七八糟,加上皇帝來的不是時候,行宮所在,一時手忙腳亂,什麽都備不齊。所以,剛去那陣,即使是皇帝,也無非是蘿卜白菜,加上點大肉,比鄉下的土財主吃得還寒酸。至於皇帝身邊的後妃們,就更慘,皇後尚好,其餘的妃子連肉都吃不上。皇室的飲食,當時也歸當朝的寵臣肅順管。打那時起,肅順就跟還是貴妃的葉赫那拉氏慪了氣。如果肅順乖一點,別眼裏隻有皇帝和皇後,早點把懿貴妃葉赫那拉伺候好了,不用太費事,多給點肉吃,說不定祺祥政變就不會發生了。一個個都是嬌生慣養的主兒,猛然間連肉都吃不上了,能不冒火嗎?

    不過,當時皇帝不過三十幾歲,而且已經被證明,是有生育能力的,有誰知道竟然氣性那麽大,活活被洋鬼子氣得一病不起。如果不是這樣,皇帝能生幾個兒子還沒準,那拉氏母憑子貴升為太後的可能性就要大打折扣。肅順這個滿人裏一向號稱鬼精靈的家夥,沒有早點看清形勢,也不是沒有緣由的。說到底,肅順的命運,以及後來中國的命運,還是跟皇帝的生育能力有關。如果鹹豐跟康熙一樣,早早多生幾個,多幾個妃子養育了皇子,那拉氏即使有機會,也斷不會如此牛氣——就她肚子爭氣,養了一個皇帝的獨苗。

    等到這個獨苗長大,不知怎的,跟他親爹一樣,在養兒子方麵就是不大靈光。大婚幾年,就算發育晚點,十七八歲的人了,怎麽說也能人事了,可是皇後和妃子的肚皮都沒有動靜,然後突然就死掉。有傳說是去找娼妓染的髒病,如果傳說確實,至少說明他是有欲望也有能力的。因為年輕皇帝的暴死,引發了一場晚清的繼承危機,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同治皇帝有兒子,或者說生完了兒子再翹辮子,那麽即使他的老娘再霸道,政治野心再蓬勃,也無法尋出一個同治的同輩兄弟來繼承皇位,自己依舊做“皇爸爸”(母親),接茬兒臨朝聽政。無論如何,隻能升高一步,做太皇太後。再想幹政,就有太多的製度障礙。慢說同治死後的繼承風波鬧不起來,就是日後的朝廷政治究竟怎樣,還真就不好說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