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說曆史

袍哥政府及其他(1/2)

    民國,是袍哥以及一切幫會翻身的時代,而這種情況的出現要歸功於孫中山的革命黨。受了洋人思想影響的革命黨,從一開始,就往幫會裏湊,鑽到裏麵,讓幫會中人回顧反清複明的傳統,啟發他們的革命覺悟。雖然不過讓幫會多了點弄錢的機會,以及冒險掉腦袋的機會,但是革命黨和幫會的結合,卻是越來越緊密。尤其像四川這種天下未亂它先亂的地方,某些特別好事的袍哥首領還在革命黨人的幫助下,遠渡日本,見了孫中山本人,親聆教誨,革命意誌特別堅定。

    清末的鐵路國有政策,施於四川,是最失策的。因為四川的鐵路,是全川幾乎人人參與股份。弄得不好,就是全川騷然,自然給了袍哥施展的機會。當保路變成全武行之時,四川也就成了袍哥的天下。武昌起義正好在這種時候爆發,而四川的保路順理成章化為革命,革命成功,袍哥成了革命功臣,而且是第一號功臣。當日的四川,保路同誌軍自不必說都是袍哥,新軍士兵也是袍哥,革命黨人,早就加入袍哥。所以,當蒲殿俊和朱慶瀾這樣的士紳都督做不成之後,新的都督尹昌衡就在自己衙門,開了一個最大的袍哥公口(哥老會所謂堂口,或者山堂和碼頭),自命為大漢公,總舵把子。其餘將領和同誌軍首領,均為掌旗大爺。城內各個衙門,警署均設袍哥公口,各街道公口林立,市民競相加入,以求保護。四川另一個平行的軍政府——重慶軍政府,則掛出了大陸公的招牌,也是一個總舵把子。眾袍哥,其實依舊誰也不聽誰的。這樣的政府,官員跟袍哥的總舵、正印、執堂、內八堂、外八堂的組織平行,前者的威信還不及後者。各個袍哥大爺,除了在軍隊裏做旅長、團長之外,就是各縣的縣長。

    革命後的四川,到處都是頭紮英雄結和蝴蝶結的好漢,有的還足蹬皂靴,身著夜行衣,跟戲裏的武鬆和黃天霸一般。幹的勾當,卻往往雞零狗碎,包娼包賭。革命了,皇帝沒了,王法也就沒了。袍哥的規矩,就變成了社會上的規矩。可是,袍哥的規矩,在一般人看來,其實是沒規矩,於是,天下就亂了。為了在亂世裏避開麻煩,原來對袍哥不以為然的鄉紳們,也紛紛加入袍哥。不過,鄉紳就是鄉紳,他們加入袍哥,不會從老幺幹起,而是通過捐錢,直接進入高層。到了這個時候,袍哥就不再是脫離土地流民的組織,在四川,基本上已經變成了全民組織。這樣的袍哥,才有了清水和濁水之分。所謂清水袍哥,就是在正常社會裏存在的袍哥組織,大體按過去宗法社會的規矩生活,隻是多了一重組織而已。濁水袍哥,就等於過去的袍哥,打劫、搶人、販私都做,武化的味道也比較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