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滅的村莊

往事如風(1)

在魯東南一個深深的山坳裏,有個幾百戶人家的村子。 所以用深深來形容,是因為我無法用諸如偏遠、僻靜、閉塞等字眼來準確地描繪它。正如木琴在一九七零年三月間第一次走進它時,曾竭盡全力調集一個高中生頭腦中所有詞匯儲備,也沒能挑選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形容詞。 它的四周是一派高山峻嶺,隻有一條小路如帶子般若隱若現地飄出山外,通到三十公裏外的縣城。這條山路就如嬰兒與母體之間的臍帶一般,維係著村子與山外所有出入與信息的唯一通道。 這就是生養了我的祖祖輩輩,後又生養了我的地方。 據說,早在明洪武年間,東海發生水災。我的祖輩——一對逃難至此的新婚夫婦,見四周高山蔽日,就想,即使將東海裏的水倒扣過來,也不會淹沒了這山的。於是,就安心居住下來。生息,繁衍,生生不息,繁衍不止,終於有了我們家族現在的一群。 村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杏花村。當然不是杜牧詩中的“杏花村”了。但觀其名,知其意,杏花村的確不是徒有虛名的。山上山下,村裏村外,牆東牆西,就連院子裏全都長滿了高大茂密的杏樹。每年的三、四月份,山坳裏一片豔色,花團錦簇,紅白相間。遠遠望去,在這紅白之物上方,便有一層淡淡的霧色,終日不散。其實,這是由杏花的香氣粉脂凝結所致。待到五、六月份,即是杏黃季節。上下左右堆滿了橘黃色的杏果,整個山坳如同一筐筐黃杏垛成的一般。路人隻要不走出這山坳,伸手便可摘到肥而美、大又圓的杏果了,大可不必狼躥虎跳或猴子般爬樹攀枝以止住嘴中流出的饞唾。 就是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杏黃時節,茂生伴隨著一聲蠕弱的哭聲來到人世,宣告了宋氏家族第十五代人合理合法地頂起了一片藍天,分享了一份品杏的福分。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