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種田

第219章 南楚(1/4)

    謝慈道:“百姓多,商賈少。”

    聽到謝慈的話,慕容楮應了聲。

    易筐道:“那南郡呢?”

    慕容楮:“什麽?”

    柳硯道:“南郡?”

    謝慈道:“南郡怎麽了?”

    易筐道:“南郡是百姓多還是商賈多?”

    謝慈問道:“你的是我們這兒的南郡?”

    易筐點頭道:“對。”

    謝慈聽晾:“那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認為是商賈沒有百姓多。”

    柳硯道:“我也認為。”

    慕容楮聽了也問:“那下呢?當今下,是商賈多,還是百姓多?”

    謝慈道:“我還是認為百姓多,商賈少。”

    聽此,慕容楮應聲道:“我明白了。”

    虎子道:“其實商賈不會比百姓多的。”

    易筐:“為何?”

    虎子道:“我爺爺的。”

    易筐:“······”

    虎子繼續道:“而鄒,魯兩地濱臨洙,泗,還保存著周公留的風尚,民俗喜好儒術,講究禮儀,所以當地百姓心拘謹。頗多經營桑麻產業,而沒有山林水澤的資源。土地少,人多,人們節儉吝嗇。等到衰敗之時,人們好經商追逐財利,比周地百姓還厲害。”

    慕容楮:“桑麻是什麽?”

    柳硯道:“你不知道?”

    慕容楮:“不知道。”

    柳硯認真道:“就是桑和麻。”

    慕容楮:“桑和麻?是什麽?”

    柳硯也不知道怎麽了。

    易筐告訴了慕容楮,慕容楮得知後,點點頭道:“我知道了。”

    虎子道:“從鴻溝以東,芒山、碭山以北,至野,這是過去梁、宋的地方。陶邑、睢陽也是都會。以前,唐堯興起於成陽,虞舜在雷澤打過魚,商湯曾定都於毫。這裏的民俗還存有先王遺風,寬厚莊重,君子很多,雖然沒有富饒的山河物產,人們卻能省吃儉用,以求得財富。”

    “越、楚地帶有西楚、東楚和南楚三個地區的不同風俗。從淮北沛郡到陳郡、汝南、南郡,這是西楚地區。這裏民俗,容易發怒,土地貧瘠,少有財,江陵原為楚國國都,西通巫縣、巴郡,東有雲夢,物產富饒。”

    易筐道:“南郡?”

    柳硯道:“我也聽到了南郡。”

    虎子道:“就是南郡。”

    慕容楮道:“南郡?是當今下的南郡?”

    虎子道:“應該不是。”

    慕容楮道:“應該是吧。”

    柳硯道:“不知道。”

    謝慈道:“應該是。”

    虎子應了聲,繼續道:“陳在楚、夏之地,有魚鹽,百姓多經商。徐、僮、取慮一帶的百姓清廉苛嚴,信守諾言。”

    “彭城以東,包括東海、吳、廣陵一帶,這是東楚地區。這裏風俗與徐、僮一帶相似。朐、繒以北,風俗與齊地相同。浙江以南風俗與越地相同。”

    “吳地從吳王闔閭、楚申君和漢初吳王劉濞招致下喜好遊的子弟以來,東有豐富的海鹽,以及章山的銅礦,三江五湖的資源,也是江東的一個都城。”

    慕容楮道:“不定書裏的地方,就是我們知道的地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