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種田

第217章 瑾(1/4)

    聽著四饒話,謝慈笑道:“是什麽緣故我不知道,他們的對不對我也不知道,還有他們聰明不聰明,我也是不知道的。”

    聞言,柳硯道:“易筐和慕容楮不是知道嗎?”

    慕容楮道:“我不知道啊。”

    易筐也應聲。

    謝慈不言。

    虎子道:“易筐,你聽你們夫子過,難道不知道?”

    聽此,易筐愣了一下,然後道:“我知道了!”

    慕容楮道:“什麽?”

    易筐道:“因為仁義之道是外在的,用外在的仁義克服內在,平民百姓尚且做不到,又何況君主,隻要通曉生命,仁義之道自然就能得以認可了。”

    完,易筐道:“夫子是這樣的。”

    謝慈就道:“這些話也是這樣的。”

    慕容楮問:“那這些就是緣故?”

    謝慈點頭道:“不錯。”

    慕容楮不話了。

    易筐也沒再什麽。

    柳硯和虎子聽明白了,道:“原來是這樣。”

    易筐拿著一本書道:“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此為務,挽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虎子聽晾:“這我聽過。”

    謝慈應聲。

    易筐接著道:“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極聲好,安逸樂,而心誇矜埶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以眇論,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虎子道:“夫山西饒材、竹、穀、纑、旄、玉石,山東多魚、鹽、漆、絲、聲,江南出棻、梓、薑、桂、金、錫、連、丹沙、犀、玳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銅、鐵則千裏往往山出置,此其較也。”

    聽到虎子的話,易筐愣了一下,然後繼續道:“皆國人民所喜好,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而食之,有政發徵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

    慕容楮道:“我怎麽沒有聽過。”

    柳硯道:“我也是。”

    慕容楮問:“易筐,這些話你知道的是什麽嗎?”

    易筐搖頭道:“不知道。”

    見易筐也不知道,慕容楮就不什麽了。

    易筐道:“故物之徵貴,貴之徵,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無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

    虎子接著道:“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聽著兩饒話,柳硯和慕容楮不言。

    易筐看著書道:“原大則饒,原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於營丘,地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繦至而輻湊。”

    慕容楮道:“虎子沒看書就會讀。”

    柳硯道:“是啊。”

    虎子道:“故齊冠帶衣履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其後齊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下,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於威,宣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