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種田

第212章 策士(1/4)

    見慕容楮問,柳硯道:“我認為有道理,但是齊王呢?”

    慕容楮道:“你認為有道理,齊王肯定也認為有道理。”

    柳硯皺眉問道:“為什麽?”

    慕容楮道:“不為什麽。”

    柳硯:“······”

    謝慈繼續道:“又假如大王不臣秦國,秦國就會使韓、魏國打齊國的南方,趙國的兵馬全部渡過清河,到博關、臨菑,即墨就不再為大王所擁有了。國家一旦敗,即使是想要臣事秦國,也不可能了,因此希望大王仔細地考慮它。”

    柳硯問:“所以齊王答應了?”

    謝慈點頭道:“對。”

    慕容楮道:“是吧。”

    柳硯沒再話。

    謝慈道:“齊王齊國偏僻落後,僻東海邊,不曾聽到過國家長遠利益的道理,就答應了張儀的建議。”

    虎子問:“然後呢?”

    謝慈道:“然後張儀離開了齊國,向西遊趙王,敝邑秦王派我這個使臣給大王送來意見,大王率領下諸侯來製秦國,秦國的軍民十五年不出函穀關。”

    慕容楮道:“趙王也會聽信張儀的話。”

    柳硯道:“你怎麽知道?”

    慕容楮道:“猜的。”

    柳硯應聲。

    謝慈道:“大王的聲威遍布山東各國,敝邑擔心,不敢輕易,整治軍備,整頓戰車戰馬,練習跑馬箭術,努力耕田,儲存糧食,守護在四方邊境之內,憂愁地生活著,隻恐怕大王有意深責我們的過失。”

    虎子道:“張儀的有道理,趙王便會聽信。”

    慕容楮點頭道:“對。”

    謝慈道:“如今,憑借著大王的督促之力,秦國已經打敗了巴,蜀,並了漢中,得了東周、西周,遷走了九鼎,據守白馬渡,秦國雖地偏僻遼遠,然而內心憤懣,現在,秦國有敗將在澠池,正打算渡過河,過漳水,據番吾,同貴軍在邯鄲城相會。”

    柳硯道:“若是沒有道理呢?”

    慕容楮道:“自然不會信。”

    謝慈道:“希望在甲子這一與貴軍一戰,用以效法武王伐紂的舊事,所以秦王鄭重地派出使臣先來敬告大王及其左右親信。”

    “大王信賴合縱聯媚原因,是憑著蘇秦。蘇秦諸侯,把對的成錯的,把錯的成對的,他想要反對齊國。”

    謝慈到這,慕容楮道:“下諸侯不可能統一是很明顯的了。如今,楚國和秦國已成了兄弟盟國,而韓和魏國已向秦國稱臣,成為東方的屬國,齊國奉出盛產魚鹽的地方,這就等於得了趙國的右臂,斬右臂而和人家爭鬥,失去他的同夥而孤立,想要朝廷不危險,怎麽可能辦到呢。”

    虎子道:“所以?”

    慕容楮道:“我不知道。”

    虎子:“······”

    易筐看向謝慈。

    謝慈道:“所以現在秦國派三支兵馬,其中一支在午道,告知齊國調動兵馬渡過清河,而在邯鄲的東麵,一支兵馬駐紮在成皋,使韓和魏國的兵馬駐紮在河外。”

    “一支兵馬駐紮在澠池。相約四國兵馬一起打趙國,打敗趙國,必然由四國瓜分它的土地。所以我不敢隱瞞真實的情況,先把它告訴大王左右親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