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種田

第124章 羅雀(1/5)

    劉庵道:“鄭國國君那時候是鄭簡公,他當然管鄭國,公孫僑隻是輔佐的大臣。”

    

    童道:“他不是執政嗎?”

    

    劉庵笑道:“他是隻參與執政。”

    

    童道:“哦,但是好像公孫僑比國君有才能。”

    

    劉庵道:“大臣有才能,國君才高興,明君擅用有才能的賢臣。”

    

    童道:“那昏君呢?”

    

    劉庵樂了,道:“昏君自然不會擅用有才能的賢臣。”

    

    童就問道:“為什麽?”

    

    劉庵道:“哪裏為何?”

    

    “明君擅用有才能的賢臣,昏君為何不會擅用有才能的賢臣?他們都是君王,差別在哪裏?是賢臣?還是庸臣?還是君王不聰明?不仁德?”童:“還是他們在與得民心?明君有民心?昏君無民心?但這民心是從一開始就有的嗎?國君未登基就得了民心?還是登基後得的民心?”

    

    聞言,劉庵腦後滴汗,你咋這麽多為啥,想了想,劉庵道:“因為明君是好人,好人就會用好人,明君用賢臣,昏君不是好人,就不會使用好人,他們的差別不是賢臣也不是庸臣,而是國君,明君自然聰明仁德,昏君自然不會仁德,盡管聰明,但是他不得人心和民心,明君既聰明又仁德,自然得民心,國君得民心,是登基後的事。”

    

    童聽明白了,就道:“原來是這樣,賢臣不會輔佐昏君,昏君不會用賢臣,明君不會用庸臣,庸臣不會輔佐明君對不對?”

    

    “也不會,明君治世,朝廷也是不可能隻有賢臣的。”劉庵。

    

    “那昏君治世呢?朝廷也不可能隻有庸臣,那昏君會用賢臣嗎?不會用賢臣的話,朝廷為何還會有賢臣?”童:“可是如果都是庸臣和昏君,那百姓呢?百姓會怎麽樣?他們不得民心不會有什麽事嗎?”

    

    劉庵嘴角抽了一下道:“昏君會用賢臣,但是不會重用,就像明君不會重用庸臣,至於百姓,若是全然不得民心,那下就要亂了。”

    

    聽完這話,童皺了皺眉,道:“昏君不會重用賢臣?那他為何不直接把賢臣趕走?”

    

    劉庵道:“這裏頭有很多講究。”

    

    童問道:“什麽講究?”

    

    劉庵道:“這我也不知道了。”

    

    童若有所思道:“明君既然是明君,那看到庸臣,為何不把他們打發走?”

    

    劉庵就道:“這個昏君不趕走賢臣是一個道理。”

    

    童道:“可是是什麽道理?我不明白。”

    

    劉庵道:“俺也不明白。”

    

    童聽到劉庵的話,歎了口氣,不話了。

    

    旁邊一個童問劉庵道:“你知道門可羅雀的故事嗎?”

    

    聞言,劉庵笑道:“知道知道!”

    

    那孩子就:“我也知道!”

    

    劉庵道:“那你。”

    

    那孩子就高心點頭道:“好!”

    

    謝慈看看阿寧,阿寧正聽得認真,雖然不知道聽沒聽懂,但認真是十分的,謝慈有些無奈,聲道:“阿寧?”

    

    不料阿寧沒有聽到謝慈的話,反而是道:“我也知道門可羅雀的故事!我哥哥講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