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第135章 更深度的絕望(1/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人類的發展史裏,關於金唱片的爭議一直不曾停歇過。

    很多人都曾後悔這冒昧無知的舉動。

    我們在金唱片中暴露了太多自我信息。

    不但傻乎乎的介紹了人類,同時也介紹了地球。

    恰如兩軍交戰,一方是飛機大炮的現代軍隊,另一方是木槍石棒的原始人類,愚蠢的原始人類還乖乖奉上了自家老巢的地形圖與部落分布圖般愚蠢。

    如果有得選擇,人類或許會放棄甚至嚐試收回旅行者一號與二號這兩台飛行器。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

    為了讓旅行者一號飛得更遠,人類還曾在017年11月8日點燃了沉睡7年的航跡修正推進器(),測試了其使用10毫秒脈衝定位飛船的能力。

    自從05年,旅行者二號與一號先後耗盡能源徹底失聯後,人類幾乎再無可能追回這兩台飛行器了。

    自此,人類的命運徹徹底底的交給了宇宙。

    隻能期待宇宙報以善待。

    但正如人類對地球上的瀕危動物一般無情,宇宙的回答同樣冷酷無情,但卻符合自然規律。

    好的資源,理當屬於更強的文明。

    更何況這個孱弱的文明還如此愚蠢。

    此時此刻,陳鋒正親自深刻的體會這種愚蠢是如何被別人所利用的。

    沒有任何一種修辭手法能形容他現在心中的滋味。

    既荒誕,又悲傷。

    他突然覺得很可笑。

    人類誕生於宇宙恩賜的機緣巧合,用了數百萬年的時間,熬過飲毛茹血的時代,好不容易才擁有自己的璀璨文明與悠久曆史。

    人類戰勝了災,戰勝了自私,戰勝了人禍,戰勝了病毒,卻輸給了偶然的無知之舉,便徹底失去了存在的資格。

    金唱片中樂聲悠揚。

    陳鋒聽起來卻如催命的死神鐮刀刮過水泥地板。

    作為一名不稱職的,也沒什麽藝術造詣的音樂搬運工,陳鋒並未聽過這些代表不同文化的古典音樂。

    但這並不妨礙他對音樂進行鑒賞。

    每一首音樂都代表了一種文化與思維模式,都是真正的傳世經典。

    譬如巴赫的“F大調第二勃蘭登堡協奏曲第一樂章”,莫紮特的“Die Zauberfl?e”(魔笛)、憂鬱藍調、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伯牙的古琴曲“流水”。

    陳鋒以前沒聽過這些古典樂曲,畢竟這些都是他抄不了的,聽了也白聽。

    但他不用想都知道,這些曲子應該都很動聽悅耳。

    此時的他卻感覺分外的扭曲。

    樂聲當然是悅耳的,可他內心深處經過千錘百煉而得的精準音樂鑒賞與還原能力又讓他下意識的覺得毛骨悚然。

    仿佛哪裏不對勁。

    不,哪裏都不對勁。

    這些音樂裏都被加了料。

    這料似乎是一種幾乎微不可查的背景音,讓原本應該美妙的樂風顯得有些陰森,格外令人不適,好似手指甲刮過磨砂玻璃。

    這讓聽者頭皮發麻,牙幫緊咬。

    真正對人們進行思維滲透的東西,是林布所的輻射波,僅靠人耳是聽不見的。

    它悄無聲息般隱蔽,但又無處不在。

    陳鋒現在所聽到的,是將輻射波轉化為人類能聽見,能分辨的聲波形式。

    其實這等若將其信號強度放大了無數倍,但陳鋒卻並未被控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