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清歌:宋詞三百首精選

§探春慢 衰草愁煙

予自孩幼,從先人宦於古沔,女須因嫁焉。中去複來,幾二十年,豈惟姊弟之愛,沔之父老兒女子亦莫不予愛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約予過苕霅,歲晚乘濤載雪而下,顧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別鄭次皋、辛克清、姚剛中諸君。 衰草愁煙,亂鴉送日,風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還記章台走馬。誰念漂零久,漫贏得幽懷難寫。故人清沔[1]相逢,小窗閑共情話。 長恨離多會少,重訪問竹西[2],珠淚盈把。雁跡波平,漁汀人散,老去不堪遊冶。無奈苕溪[3]月,又照我扁舟東下。甚日[4]歸來,梅花零亂春夜。 注釋 [1]沔:漢江流經沔縣(今勉縣)段稱沔水。 [2]竹西:代指揚州。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詩:“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3]苕溪:指湖州,千岩老人蕭德藻的住所。 [4]甚日:何日,哪一日。 簡析 淳熙十三年(1186),薑夔回到他幼年生活過的湖北漢陽,探望嫁到漢陽的姐姐以及鄭次皋等朋友們。雖然逗留的時間不很長,而感情上卻眷戀很深。這是一首敘別之作。開篇寫出臨別時漢陽的冬景。“愁”“送”二字以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衰草與烏鴉的憂別之情,意境淒迷、氣象闊遠。接著是對往事的回憶。薑夔年輕時以自己的詩才結識了著名詩人蕭德藻,並因之結識了範成大、楊萬裏、陸遊、辛棄疾、葉適、朱熹等人,作為權門清客,有過遊冶流連的生活。下片中詞人深深感歎的是在人生的旅程裏,同朋友們“離多會少”,接著將回憶、現境、設想融成一片,達到“野雲孤飛,去留無跡”的意境。全詞意境極其淒迷。把一個一生不第,終身布衣,交遊雖廣,輾轉流徙,常興天涯羈旅之歎,飄泊江湖之感的薑夔展現在讀者麵前。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