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清歌:宋詞三百首精選

§又 甚矣吾衰矣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陶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1]。悵平生、交遊零落,隻今餘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2]。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裏。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3]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4]。知我者,二三子[5]。 注釋 [1]甚矣吾衰矣:《論語·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作者借此感歎自己的壯誌難酬。 [2]問何物、能令公喜:用《世說新語·寵禮》記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晉大司馬桓溫)喜”等典故。 [3]江左:原指江蘇南部一帶,此指南朝之東晉。 [4]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南史·張融傳》:“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見我”。 [5]知我者,二三子:《論語》:“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簡析 慶元四年(1198),辛棄疾落職閑居信州鉛山,他以典故作詞,來抒發閑居時的寂寞和苦悶。上片以論語典故開篇,慨歎抱負無法實現,又接典故感歎自己老來無成,卻又無知音的落寞,因無人可喜,所以寄情於景。下片又連用典故,諷刺社會無高士,隻剩醉生夢死的領導者,自己不與其同流合汙,傲視古今。而結句又呼應首句,為國家興亡而憂慮,卻無誌同道合之友的落寞心境油然而起,令人慨歎。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