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清歌:宋詞三百首精選

§訴衷情 當年萬裏覓封侯

br /> 當年萬裏覓封侯[1]。匹馬戍梁州[2]。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3]。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4]。 注釋 [1]萬裏覓封侯:奔赴萬裏之外的疆場,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此處借用了《後漢書·班超傳》中班超棄筆從戎的典故,班超少懷大誌,常說大丈夫應當“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後來他出使西域,被封為定遠侯。 [2]梁州:今陝西南部漢中地區。 [3]塵暗舊貂裘:貂皮裘上塵灰滿落,顏色變得暗淡。據《戰國策·秦策》載,蘇秦遊說秦王“書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這裏借用蘇秦典故,意指自己不受重用,一腔抱負未能施展。 [4]身老滄洲:晚年時,陸遊退隱在故鄉紹興鏡湖邊的三山。滄州,濱水之地,是古時隱士所居之處。 簡析 這首詞是詞人愛國詞作中的名篇。上片詞人懷著自豪的心情回憶從戎南鄭的生活。用“當年”二字領起,化實為虛,交待出所講述的事情為往事。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陸遊接到王炎的邀請書後,前去就任四川宣撫使司幹辦公事兼檢法官。詞人自然是萬分興奮,終於等到了親臨沙場殺敵報國的機會。詞人描寫這段生活,目的是與後文對照,用來揭示英雄末路的悲哀。“關河”兩句筆鋒一轉,將回憶拉回現實,點明了詞人如今的心境,殺敵報國的理想破滅了,如今隻有在夢中才能再戰沙場。隻是夢醒之後,一切都成了煙雲消散。下片緊承上片,繼續抒發自己念念不忘國事,而又無能為力的鬱悶心情。“誰料”二字在感歎自己被迫退隱的同時,也流露出了詞人對南宋統治者們的不滿情緒。結尾三句,可謂蒼勁悲涼,如歎如訴,寓意深刻,極具藝術感染力。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