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六百一十章 以武會敵友(2/2)

    《顏氏家訓·治家篇》“鄴下風俗,專由婦人主持門戶,訴訟爭曲直,請托工逢迎,坐著車子滿街走,帶著禮物送官府,代兒子求官,替丈夫叫屈,這是鮮卑的遺風吧!”

    由於禮法束縛較弱,北朝婦人發揮才能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獨孤伽羅就是從這種風氣裏產生出來的傑出人物。

    同時,其母崔氏又為小伽羅烙上了深刻的漢文化印記。清河崔氏是一個學識深厚的文化世族,家族的文化教養在伽羅身上也有相當程度的體現。

    獨孤伽羅身上既有父係遊牧民族之獨立英氣,亦有母係漢文化之博雅謙和,本身便是民族大融合之時代產物,是漢化了的鮮卑人。

    後來陸機在司馬手下犯下錯誤,盧誌進讒言致使陸雲等連累而死。來日方長,江山或許就真的要易主了。

    盧誌首先提問到:“陸遜、陸抗是君何物?”我們但凡讀過點三國的,都知道陸遜陸抗是“何人”,何況人家陸遜的親孫子親兒子呢,

    “陶——悕——雪——”源澄在心裏,默默念叨這個名字,不僅是麵龐,姓氏都跟公子在啟封鎮的化名,是一樣的。

    陸機於是立刻回敬:“如卿於盧毓、盧珽。”盧毓、盧珽二位是盧誌的爺爺和爸爸,也是魏晉名臣了。

    盧誌父子這個時代是南北世族的分野期。範陽盧氏之所以成為了道路艱難的北方世族,而非南方世族。

    原來,格桑的父母總說,做生意是在人與人的盧誌身為成都王集團成員,而江南勢力屬於東海王部署,兩方為敵對關係,所以盧氏難以躋身僑姓。

    盧氏長起處於北方爭霸的中心圈子,也難有機會南渡。比起因經濟原因寧肯死守北方的裴氏,盧氏在這一時期的家族力量略顯單薄,他們隻是被動的陷於胡塵之中。

    而且,知道自己會跟秦叔前往黛國的,也隻有慕容傾一人。

    太子之妃的服裝,有絳紗複裙、丹碧紗紋雙裙、丹紗杯文羅裙等名色。由此可見,女裙的製作已很精致,質料顏色也都各不相同。

    大抵是承繼了前朝的遺俗,有衫、襖、襦、裙之製,樣式以寬博為主,衣衫用對襟為多,領、袖均緣邊,袖口綴有一塊不同顏色的貼袖,下著條紋間色裙,腰用帛帶係紮,衣裙之間還有一條圍裳,以便束腰。

    高髻上插步搖首飾,髻後垂有一髾,後再度流行,成了廣大婦女的主要發型,唯一變了的,就是曬黑了些的膚色,

    如此,悕雪又不禁想起,慕容傾在臨走前,跟自己說過暗語——如果覺得不甘心,可以再去找找司馬澄。

    發式逐漸減少,少數婦女模仿民族習俗,將發挽成單環或雙環,高聳發頂,也有梳丫髻或螺髻。

    耳飾裏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將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雖然還看不到未來,但悕雪至少知道,眼下她想要什麽,不要什麽——她想留在源澄身邊,但又想遠離政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