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物念一人(2/2)

    但是,如果送給了某公子,好像也……

    最後,悕雪隻在集市上,買了一條用於換洗麵紗,她已經決定,以後不管和誰出門,麵紗都一定要帶在身上。

    回到驛站時,悕雪正準備上樓,驛館裏幫忙打掃的阿婆,叫住了她。

    “姑娘,這是不是你東西……“阿婆手上拿著一個小罐子。

    “啊!“悕雪驚呼,趕忙跑了過去,”是是是!謝謝阿婆!“

    那是悕雪,從大豫帶來的膏沐,讓頭發柔順瑩亮的香脂,寧姑姑臨走前,特意為她準備的。

    寧姑姑說,既然恢複了女兒身,就要更注重打扮些,胡境風沙大,就特意為她準備了很多,宮中後妃們的護顏品和化妝品。

    悕雪看著那些東西,有些哭笑不得,自己明明是去逃難,又不是去嫁人,但也知道寧姑姑的一片心意,就選一瓶膏沐帶在身邊。

    在假扮皇帝時,悕雪就曾用過,膏沐抹在頭發上,經過按摩,很快就會消失與無形,再加上她平時,也要梳發髻、戴冕冠,從而也不會讓人察覺,隻有近身時,才會問道淡淡的香氣。

    “我是在打掃浴房時,發現了這個,感覺像是姑娘的東西,已經問了幾位,都說不是。”阿婆向悕雪解釋道。

    聽阿婆這麽說,悕雪便立刻想了起來,膏沐就這麽多,她一直用得很省,之前因為趕路,她都沒能好好洗洗,所以,剛到驛館的那天,她便用了一次。

    多半是那天,她自己把膏沐落在浴房了,悕雪趕忙跟阿婆道謝,要是這東西丟了,她必然會傷心好一陣子。

    為了順利地假死離宮,悕雪的行囊是減了又減,最後,基本上就是每人挑了一樣,寧姑姑是膏沐,司馬霽是帛帶,母妃是耳飾。

    司馬澄則是那幾本書冊,就是那個時候,為了給慕容傾謄書,悕雪向他借來的,直到最後,都沒機會還給他。

    借給悕雪時,都還是新書,但現在已經被她翻得,卷起了頁角,內容也早已記得滾瓜爛熟,而這次沒帶到黛國來,是她一時狠心,想放下過去。

    現在想來,悕雪不禁有些後悔,如果有那個東西在,是不是就可以試探一下源澄了。

    太子之妃的服裝,有絳紗複裙、丹碧紗紋雙裙、丹紗杯文羅裙等名色。由此可見,女裙的製作已很精致,質料顏色也都各不相同。

    大抵是承繼了前朝的遺俗,有衫、襖、襦、裙之製,樣式以寬博為主,衣衫用對襟為多,領、袖均緣邊,袖口綴有一塊不同顏色的貼袖,下著條紋間色裙,腰用帛帶係紮,衣裙之間還有一條圍裳,以便束腰。

    高髻上插步搖首飾,髻後垂有一髾,後再度流行,成了廣大婦女的主要發型。

    步搖與步搖冠一般為婦女裝飾,普通婦女除將頭發挽成各種樣式外,也有借用假髻的,其假髻較為隨便,髻上的裝飾也沒有蔽髻複雜。

    後來梳這種發式逐漸減少,少數婦女模仿民族習俗,將發挽成單環或雙環,高聳發頂,也有梳丫髻或螺髻。

    耳飾裏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將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