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二百八十五章 或不知所起(1/2)

    磚瓦的生產規模較大,產量質量都有所提高。磚瓦的大、形製均不同於前代,花紋瓦少見,大多數是素麵瓦。瓦當上的卷雲紋漸被蓮花紋所代替。

    

    吉祥文字仍舊流行,並出現印有紀年的瓦當。使用了琉璃瓦,施淺綠色的釉。

    

    磚除了有長方形素麵磚和繩紋磚外,還有供裝飾用的大雕塑磚兩種。其中一麵塑有神態凶猛、巨口虯須,怒目獠牙的獸麵,造型生動,氣魄宏偉。

    

    “酒泉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為溝,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然極明,與膏無異,膏車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謂之石漆。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縣水也。”

    

    記載龜茲國“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數裏入地,甚臭”。人們把這種石油視作靈丹妙藥,認為“服之發齒已落者能令更生,病人服之皆愈”。

    

    異族圍攻酒泉,酒泉人以石油為燃料,焚燒突厥攻城器具,突厥人用水撲火,火不但不滅,反而愈燒愈旺,突厥軍大敗。這樣酒泉城才未被突厥軍占領。

    

    然氣井挖鑿成功後,如何采氣便於利用,書中記述臨邛然氣井“執盆蓋井上煮鹽”的采氣法。明最早的采氣裝置是“盆”,即煮鹽的鐵盆,反蓋在井上,使井底上升的然氣不致擴散和泄溢。

    

    然後“以竹木投以取火”。這就起到采氣和利用熱能的作用,從而成功地開發淺層然氣。此外,人們還掌握了竹筒采集儲存然氣的技術。

    

    然氣,不但被廣泛應用,還成為文學作品的重要素材。郭璞在其《鹽池賦》中寫道:“飴戎見軫於西鄰,火井擅奇乎巴濮”。

    

    然氣井僅限於巴蜀及陝西少數地區。後來,發現然氣苗的地區有所擴大。的人們不但發現了石油,而且也發現了然氣噴出地麵燃燒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範陽國轄境,在這裏發現然氣,並用於燒飯,這是很了不起的。不久,人們又在這一地區發現了然氣。

    

    水平提高,人們對大自然的認識能力也不斷加強,雖然這時還擺脫不了神秘主義的桎梏,認為石油、然氣為“異物”,但對它已有較深刻的了解,並大膽地將這些“異物”用於生產生活的許多領域。

    

    其中重要的加工技術是表麵塗布,即將白色礦物細粉用膠粘劑或澱粉糊刷在紙麵上,再予以砑光。這樣,既可增加紙的白度和平滑度,又可減少透光度,使紙麵緊密,吸墨性好。

    

    對紙張加工的另一技術是所謂的“潢治”之法。

    

    “凡打紙,欲生則堅厚,特宜入潢。..蘖熟後,漉滓搗而煮之,布囊壓訖,複搗煮之,凡三搗三煮,添和純汁者,其省四倍,又彌明淨。寫書經夏然後入潢,縫不綻解。其新寫者,須以熨鬥縫縫熨而潢之。不爾,入則零落矣。”

    

    這樣一整套入潢法,其目的不僅在於染色,更重要的在於借黃蘖藥力以防蟲蛀。另外,書中還敘述了利用“雌黃治書”以防蟲蛀的方法。

    

    當時各地的瓷窯都用當地的瓷土作為製坯原料,而越窯則可能有意識地選用了鐵、鈦含量較高的瓷土作為坯料,使胎燒成灰色,對釉起襯托作用,並使釉青中帶灰,色調比較沉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