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二百五十二章 魚戲蓮葉北(2/3)

    

    漆紗籠冠是集巾、冠之長而形成的一種首服,在魏晉時期最為流校

    

    製作方法是在冠上用經緯稀疏而輕薄的黑色絲紗,上麵塗漆水,使之高高立起,裏麵的冠頂隱約可見。

    

    履式,除采用前代絲履之外,盛行木屐。

    

    在服飾習俗中,訪友赴宴隻能穿履,不得穿屐,否則會被認為是儀容輕慢,沒有教養。但在江南一些地區,由於多雨,木屐穿用範圍可相應廣泛。

    

    書中列有礦物藥二百六十六種,除水、火、土三部外,金石部所載連附錄共達一百六十多種,分金、玉、石、鹵四類。

    

    並且,對每種金石的產地、形色和采掘、鑒別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詳細記述。

    

    鑿出的井口隻有碗那麽大,深卻有幾十丈。

    

    用粗大的竹子做井套,隔斷淡水。用比較的竹子做桶,出入井中,一筒裝水幾鬥,用機械提升。

    

    赭紅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種含鐵很高的紅土,或烏金土和紫金土。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種配入熔劑的瓷土。

    

    釉陶器表麵上的釉,是用然的碳酸鈣礦物配合粘土製成的。這種石灰釉是後世青瓷釉的鼻祖。

    

    青瓷釉由石灰石和瓷土配製而成。在石灰釉裏,鐵是主要呈色元素,其次是鈦和錳。

    

    鉛釉,周時以鉛的化合物作為基本熔劑,主要呈色劑是銅和鐵。銅使釉呈現翠綠色,鐵使釉呈現黃褐和棕紅色。

    

    在鉛釉中加入少量含鈷或含錳的礦物,還會得到藍、紫等各種不同色調的低溫釉。

    

    鈷僅次於鐵、銅,像唐三彩的藍色,就是用鈷呈色的。此外藍釉、霽青釉都加入了鈷。

    

    廳堂正中放有一張回紋拐子挺腿方桌,方桌上有專供觀賞的栽花盆景。這件方桌造型繁瑣,桌麵方正平直,桌麵下以四個回紋拐子站牙,攢接成十字形的挺腿,支撐著方形。

    

    這幅畫中人物雖然是古代漢服的裝束,但是裏麵的家具陳設則是地地道道的清代中期以後的家具風格。拐子紋的花牙,內翻回紋馬蹄足,都與傳統的明韻風格大相徑庭,

    

    在書房、廳堂之中的家具,以書桌、條幾、矮榻、坐椅為主,書案之上常陳設有圖書典籍,架格之中擺放文房雅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