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二百四十五章 惶惶無所持(2/3)

    書中列有礦物藥二百六十六種,除水、火、土三部外,金石部所載連附錄共達一百六十多種,分金、玉、石、鹵四類。

    

    並且,對每種金石的產地、形色和采掘、鑒別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詳細記述。

    

    “山上有蔥,下有銀;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薑,下有銅錫;山有寶玉,木旁枝皆下垂。”

    

    這些記載,雖不一定完全和實際相符,但是他所指出的利用指示植物找礦的方向是對的,把地下的礦床和地表的植物聯係起來。

    

    山上出現的某種礦物和山下出現的另一種礦物,分別產於不同的地層或岩石中,既不同屬於一個礦體,這僅僅是一種位置上的相對關係。

    

    同時又用各種技術手段初步解決了井下通風、排水、提升和巷道支護等一係列複雜的技術問題。

    

    這種“圜缺是近代鑽井用的各種各樣鑿刀的先驅,在深井鑽鑿中是必不可少。

    

    汞礦或金礦都以砂礦為主。在汞和金共生的砂礦床中,較為確牽

    

    而鉛為主的鉛鋅銅多金屬礦床,上有綠石、下有錫的現象也是存在的,而上有綠石、下有赤銅也是實際情況的確切反映。

    

    原料要選樹幹中部筆直的部分,紋理均勻,沒有或盡量少木節。將原木的大部分邊材削去,從橫截麵看,要取偏中間的部分,一半為木心,一半為邊材。

    

    木心相對柔軟而耐壓縮,放在內側,堅硬抗拉的邊材則作外側。這可以通過觀察橫截麵的木紋來判斷,相對稀疏的一側是外側。

    

    通過切削木心一側,把材料修整成中間厚、兩頭略薄,然後再由兩個側麵將兩端稍稍修窄,略如扁擔。兩端再進一步用刨子將橫截麵修整成八邊形。

    

    在修整中,要做到表麵平整、兩端對稱、厚薄一致,才能發力均勻。削出形狀後,要通過彎曲試驗來檢查弓的各段彈性是否均勻。

    

    由於然生長的木質很難完全均勻一致,可能有的地方硬一些,有的地方軟一些,僅僅外形均勻未必力道就一致。所以,要通過觀察加以修正,把硬度大的地方稍稍削薄一些。

    

    “弓者,揉木而弦之以發矢”。製弓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弄彎它。

    

    彎曲的過程叫做“馴弓”,就是讓弓背逐步適應彎曲。做這事需要一個專門的托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