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二百三十一章 綢緞不繡花(2/3)

    

    這種“圜缺是鑽井用的各種各樣鑿刀的先驅,在深井鑽鑿中是必不可少。

    

    汞礦或金礦都以砂礦為主。在汞和金共生的砂礦床中,較為確牽

    

    而鉛為主的鉛鋅銅多金屬礦床,上有綠石、下有錫的現象也是存在的,而上有綠石、下有赤銅也是實際情況的確切反映。

    

    “山上有蔥,下有銀;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薑,下有銅錫;山有寶玉,木旁枝皆下垂。”

    

    這些記載,雖不一定完全和實際相符,但是他所指出的利用指示植物找礦的方向是對的,把地下的礦床和地表的植物聯係起來。

    

    山上出現的某種礦物和山下出現的另一種礦物,分別產於不同的地層或岩石中,既不同屬於一個礦體,這僅僅是一種位置上的相對關係。

    

    同時又用各種技術手段初步解決了井下通風、排水、提升和巷道支護等一係列複雜的技術問題。

    

    井下,礦工們又利用船形木盤等器具,進行重力選礦,以測定礦石的品位,決定采掘方向。他們十分準確地選擇了斷層接觸帶中礦體富集、品位高的地方進行開采。

    

    一般是在地表沿礦脈露頭開口後,就沿礦脈傾向由上而下進行斜井開采。礦井不規則,寬窄不一,呈彎曲的鼠穴式。垂直深度約八十米。

    

    耳飾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將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髻是一種假髻,髻上所鑲的金翠首飾各有嚴格的規定,非命婦不得使用。

    

    高髻上插步搖首飾,髻後垂有一髾,後再度流行,成了廣大婦女的主要發型。

    

    步搖與步搖冠一般為婦女裝飾,普通婦女除將頭發挽成各種樣式外,也有借用假髻的,其假髻較為隨便,髻上的裝飾也沒有蔽髻複雜。

    

    後來梳這種發式逐漸減少,少數婦女模仿死於民族習俗,將發挽成單環或雙環,高聳發頂,也有梳丫髻或螺髻。

    

    繼承中原風俗,民間婦女結發者,三分發,抽其鬟直向上,婦女發頂正中分出髻鬟,做成上豎的環式,這種髻式先流行於宮中,後普及民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