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二百一十章 隅中之角木(2/3)

    

    朝廷大典,初登極、授受大典外,還有親政,晚清的垂簾聽政,上皇帝的尊號、徽號,上太皇太後、皇太後尊號、徽號等。和登基、婚禮、壽辰一樣重要。

    

    由禮部、鑾儀衛和內務司共同辦理,所耗用的錢財不計其數。

    

    即位後,階下三鳴鞭,在鳴讚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禮。典禮中,百官行禮應奏丹陛大樂,此時設而不作,群臣慶賀的表文也進而不宣。

    

    最後要頒布詔書,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子”,儀式莊嚴而隆重。

    

    首先,大學士再將詔書捧出,交禮部尚書捧詔書至階下,交禮部司官放在雲盤內,那是種裝飾有雲紋的木托盤,由鑾儀衛的人擎執黃蓋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門,再鳴鞭,還宮。

    

    文武百官分別由太和門兩旁的昭德門、貞度門隨詔書出午門,將詔書放在龍亭內,抬至安門城樓上頒布。乾隆帝返端凝殿,再換上孝服。大學士等將“皇帝之寶”交回,貯於大內。

    

    大口淺井型鹽井蓬勃發展的時期,不但能開采自然鹽泉、鹽岩所標示的地下鹽鹵,而且能開采沒有自然鹽泉標示的地下鹽鹵。

    

    那裏往年銅礦發達,現在銅已經少了。

    

    所冷煙氣可能是含一氧化碳比較多的然氣。這裏講到了礦井深度和防止冷煙氣的辦法,但是對整個礦井的結構沒有記載。

    

    書中道:“二月中,草木先生下垂者,下有美玉。

    

    五月中,草木葉有青厚而無汁,枝下垂者,其地有玉。

    

    八月中,草木獨有枝葉下垂者,必有美玉。有雲,八月後草木死者亦有玉。

    

    十二月中,草木獨有枝葉垂者,下有美玉。”

    

    儀式的第一項是迎神,燔柴爐內升煙火,表達了將人間敬之意傳於上的寓意。皇帝至昊上帝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禮,後至祖宗配位前上香,叩拜。

    

    回拜位後,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迎神後為奠玉帛,即向神、祖宗進獻玉、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