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一百二十三章 星漢西流去(2/3)

    

    這時,隻聽見“呼“的一聲,鄭琅猛地站了起來,似乎鼓足了勇氣,吞吞吐吐地說道:

    

    “在下認為,明月……不僅可以承載有誌之士的雄心壯誌,還可以寄托個人小家的哀怨愁緒。“

    

    悕雪聽聞,點點頭,覺得他話說得沒錯,然而放眼望去,隻見下麵的一些國學生麵上卻露出鄙夷之色,悕雪不禁蹙起眉頭。

    

    悕雪並不認為青雲之誌就一定高於兒女情長,楊柳依依也並非就一定遜色於大江大河,她在書肆時,為了替別人寫出能傳情達意的情箋,讀了許多閨怨詩,企圖去了解戀愛中男女的心思,然而卻終無結果,所以她曾一度認為,閨怨詩是最難參透的詩,而男女情愫是這世間最難解開的題。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展轉盻枕席,長簟竟床空。“

    

    鄭琅望著遠方,感情真摯,聲音如泣如訴,就好像切身體會過一般。

    

    原本,悕雪對這位鄭家公子的印象僅停留在塗脂抹粉上,而且,此詩若是從某個南方公子口中說出,倒是讓人覺得情有可原,但這般心細如發的思慮,竟然出自堂堂京城,數一數二的高門大戶,鄭家公子之口,這讓悕雪感到十分意外。

    

    此詩出自潘安仁,潘安仁是古今有名的美男子,由於他出眾的文采以及他對於愛情從一而終,以至於美名傳古今,在民間,尤其是廣大女子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之前在替別人寫情詩的時候,悕雪便多次聽到過他的名號,但卻鮮有男子書生對他有所關注。

    

    悕雪不禁對鄭琅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一番,見他此刻雙手合十,自然垂於胸前,低眉頷首,一副扭扭捏捏的模樣,似乎也覺得有些難為情,悕雪出於好意,便替他解釋道:

    

    “此詩是安仁的代表作之一,安仁是一位情深之子,月色與悼亡之情緊緊相係,每一涉筆,淋漓傾注,宛轉側折,旁寫曲訴,刺刺不能自休。“

    

    鄭琅聽聞,抬起頭,好像看到了知音一般,呆呆地看著悕雪,眼中含淚。

    

    悕雪一驚,她還是第一次看見男子淚眼婆娑的模樣,這不禁讓她想起那些待夫歸家女子的臉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