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一百二十章 明月照人心(2/2)

    

    “陛下,在下雖沒想到名詩,卻想起到了《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的一句話,是讚揚屈原獨自遠離汙泥濁水之中,像蟬脫殼一樣擺脫濁穢,浮遊在塵世之外,不受濁世的玷辱,保持皎潔的品質,出汙泥而不染,可以推斷,屈原的誌向,即使和日月爭輝,也是可以的。即‘推其誌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陸桐說話語氣斯文,擲地有聲,原本有些騷動的殿內瞬間安靜了下來。

    

    悕雪也忍不住驚歎,她平日最怕背書,而陸桐對於《史記》這樣的“大本“也可以信手拈來,而陸桐的卓越表現,也是惹得在場眾生的敬佩不已。

    

    “那……陸公子,你覺得屈原怎麽樣呢?“悕雪問道,她覺得陸桐就是一個寶藏,若她多問幾句,會不會有別樣的驚喜。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詩人,他在作品中對於時光飛逝的緊迫感、冷峻的死亡意識都是引人深思,而屈原出身亂世卻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在下尊之敬之,且《史記》為屈原立傳,可見其地位。“陸桐出口成章,滔滔不絕。

    

    “陸公子不虧是江南第一才子,吾也對你的才華尊之敬之,希望下次有機會能跟你討教討教。“悕雪滿意地點點頭,示意他坐下。

    

    “在下安玥之,參加陛下。“陸桐剛坐下不久,安玥之就站了起來,恭敬地拱手朝悕雪行禮。

    

    悕雪大喜過望,她曾覺得用對策評價國子學生,對胡人出身之人有失偏頗,才特意加上了明日的自由項,而胡人出身的安玥之此刻主動起身,悕雪非常開心,趕忙問道:

    

    “安玥之,吾知道你,聽說你從小就喜歡大豫的文化,怎麽樣?是不是想到什麽了嗎?“

    

    安玥之抬起頭,雖然是異族人的樣貌,但舉手投足間的儒雅氣質卻絲毫不輸給在坐的高門公子,他轉頭朝陸桐望去,朝他點點頭,陸桐不知所雲,卻還是禮貌地回禮,安玥之說道:

    

    “在下知道屈原,看過他的文章,受陸公子的啟發,在下想起裏麵的一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恐美人之遲暮’。大致的意思是說:日月更迭不息,春金秋相替不止,想黃葉飄零,便會擔心起美人也將添上霜鬢。“安玥之的聲音不大,甚至還帶著些許的顫抖。

    

    悕雪連連點頭,雲袖一揮,說道:

    

    “說的好,繼續。”

    

    “屈原其實是想借日往月來、美人遲暮,表達時間不饒人,歲月如流水的感慨,不經意間,把一個人的歲月吞噬殆盡,其中也暗藏著屈原對前途的焦慮和擔心。”安玥之好像受到了鼓舞一般,言語也更加流暢,眼中閃爍著光芒。

    

    作為同齡人,悕雪替他感到高興,進入國子學的安玥之,說不定就如現在自己,就像魚兒進入了水中,可以書海暢遊。

    

    而作為君王,悕雪則感到欣慰,商旅們願意選擇大豫作為自己的家鄉,願意讓子女學習漢族的文化,這值得每一位中原人感到自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