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題論王道(2/3)

    

    這時,隻聽見“嘩”的一聲,打斷了悕雪的思緒,左如晦的題揭開了。

    

    “欲民務農,在於貴粟;貴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為賞罰。”左如晦念道。

    

    眾生紛紛抬頭,朝題紙的方向望去,眾生的目光之熱切,隻覺得好像要將那薄紙燒穿似的。

    

    眾生之中,對於這句話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顧允了。

    

    此句出自《漢書·食貨誌》的《論貴粟疏》,而這《論貴粟疏》則是西漢重臣晁綽呈給皇帝的奏疏。

    

    西漢建國初年,因之前連年的戰爭,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為了恢複百姓的生活,開國皇帝奉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重視農桑,促進了農業的繁榮和商業的發展,但後來因商業發展而導致穀賤傷農,大批農民流離失所,國家日趨動蕩的情況。

    

    而這句的大意是:要想使人民安心務農,關鍵在於要以糧食為貴;使糧食為貴的途徑,在於實行入粟拜爵除罪的賞罰政策。

    

    那些看懂了題目的國學生們,臉上都露出了敬佩的神色。左如晦在朝中多年,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從他擬定的題目來看,就可以知道他對大豫,乃一片赤誠。

    

    這一題就妙在,高瞻遠矚。

    

    就好像曆史的重演一般,當年的西漢就如同現在的大豫,悕雪如今也奉行“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而接下來的曆史是否會重演不得而知,但曆史已經為當今的人們提供了一種可能,有一位賢人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解決方略,著對大豫今後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警醒之意。

    

    左如晦看著堂下眾生,一個月前,這些國學生都是經過他的手擬定的名單,選上來的,對於他們每個人的狀況,左如晦都了如指掌,看著幾位國學生臉上露出“知會其意”的神態,他也欣慰地點點頭,緊皺的眉頭,好像是第一次,舒緩了下來。

    

    第二位破題者是荀廷,隻見他笑語盈盈地打開題紙,上麵寫道:

    

    “處君位而令不行,則危;五官分而無常,則亂;法製設而私善行,則民不畏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