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丞者,謀天下

第232章 祝翠花(2/2)

    

    他們歇息了好一會兒,接下來他們重點就要欣賞王希孟的《千裏江山圖》,《千裏江山圖》有蔡京題拓。

    

    他所畫的《千裏江山圖》是鮮麗明亮的青綠色著稱,曆經百年,顏色都不曾改變,青綠顏色如新,在畫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跟尾紙的“獨步千載”,“眾星孤月”評價的一致。

    

    山水的青綠色多用是礦物的石青,石綠為主,除了這些,他們還用合綠,汁綠等溶於水墨更好的顏色。

    

    《遊春圖》也在其中放置著,此圖山石風格簡樸,古拙,也是山水畫成熟的標誌,在圖中人物活動,在水中也有泛起了舟,在右上有山峰林立,一直到了畫的頂部,山崗依次疊加的,周側還有山峰環繞,在此畫的近景中,山巒緩和,山腳雄厚,還有一條蜿蜒的道路。

    

    樹木也是稀疏分布在道路間,灌木叢環繞在山頂,山石的輪廓用細線勾勒,山頭及部分景山石用石青染,可以通過顏色來區分山石的結構。

    

    《遊春圖》是唐朝前期的畫法特點。

    

    祝翠花和李蒙還看了《煙江疊嶂圖》,一共有兩卷,他們所看到的是“青綠”卷,有宋徽宗書寫的“王詵煙江疊嶂圖”題簽和鑒藏印。

    

    此畫前半部分是用墨色微染的,江麵上還留白了,在江麵上還有扁舟,在後半部分江邊的峭拔崎麗雲霧在群山,也契合了“煙江疊嶂”的畫意。

    

    他在淡墨勾勒的基礎上,用淡青為主,在色墨融合帶著探索。

    

    《千裏江山圖》的山頭和山體是用石青,石綠為主,山腳和陰麵是用墨,石青的純度也是非常的高,還有剝落的,底色是石綠色或淡石綠色的,顏色也是非常的厚重的。

    

    《千裏江山圖》的設色法受到了唐人畫法的影響,要區別大青,主要是色時候摻水墨的比例。

    

    此圖的近景,中景和陽麵的石青純度級高,有的是純色,過渡部分隻有摻少量水墨,在山腳的遠山摻七,八分的水墨。

    

    墨筆的勾埈也多樣,有的用平行排列的線條,水墨勾埈集中在山腳和山體陰麵,還有短點子。

    

    《千裏江山圖》符合了“不古不今”的特點,它也深受唐饒影響,精工的風格,也有裝飾性的趣味在,這是宮廷繪畫的審美趣味。

    

    宋徽宗喜愛收藏青銅器,收藏的禮器有六千多件,宋徽宗還有考畫的規則,以得古人意韻之為上,能出古意為中,得古畫形為下。

    

    宋徽宗也是非常重視培養擅長青綠山水的學生和畫家。

    

    《江山圖》的畫中有連綿不絕都山勢,以山為主,以水為輔,全卷有很強的節奏福

    

    祝翠花和李蒙欣賞的《千裏江山圖》在心中無不讚歎。

    

    “夫人,你也累了吧。”李蒙道。

    

    “還好。”祝翠花言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