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診的秘密

第一卷 第24章 開明將軍—張作相的傳奇一生\r(1/4)

    提起張作相,人們似乎並不陌生。因為在中國近代史上,他是一個舉足輕重的風雲人物。他行武出身,先後擔任騎兵一營管帶、27師騎兵團長、炮兵團長、步兵旅長、東三省巡閱使署總參謀長,吉林省督軍兼省長、東北行轅政治委員等要職。又因他主動讓賢,扶佐張學良承繼大統,成為東北軍最高行政長官,給他的人生履曆表上更增添了絢麗的一筆。

    張作相,字輔忱,1881年3月8日(農曆二月初九)出生於東北奉天義縣,今遼寧錦州義縣南雜木村一個農民家裏。父母都是老實的莊稼人。少年時期,他對婚喪嫁娶的禮儀頗更感興趣,尤其熱衷於禮儀中的吹喇叭一項。9 歲那年,他拜一個姓郝的喇叭將為師,學起了吹喇叭的行當。後來,其母望子成龍,請人為其看相。先生說其子四柱八字五行全陰(辛巳年、辛卯月、辛醜天、辛卯時),堪稱貴格,日後必有出息。於是,家人讓他放棄吹喇叭,開始讀書識字。在本村私塾就讀三年後,輟學務農。閑暇時,他喜歡聽老人講故事,崇拜古代的英雄義士。平日行俠仗義,好打不平。十六歲時其堂兄被仇人殺害,為了給兄長報仇,他召集本村俠義弟兄,於夜晚將凶手殺死。遂離家出走後,曾棲身於雙陽甸南山大廟內,不久,流落到奉天,靠打短工和幹泥水匠為生。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後聚眾在一座無名山上,劫富濟貧。張作相與張作霖原本互不相識,雖然二人名字都有一個“作”字,但既不是本家兄弟,更無血緣關係。二人相交有一段天緣。

    一、 結拜張作霖

    1895年5月的一天,趙家廟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張作霖與趙占元的女兒趙春桂正舉行婚禮。金壽山前來道喜,送上禮金100塊現大洋。他是想壯大自己保險隊勢力,讓張作霖坐第二把交椅。張作霖覺得對方來者不善,有意吞並自己的隊伍,遂斷然拒絕。金壽山碰了釘子,惱羞成怒,揚言君子報仇,十年不晚。1901年2 月18日,農曆臘月三十,金壽山領著俄國兵偷襲張作霖的隊伍。張作霖沒有防備,倉猝迎敵,終因寡不敵眾,攜家眷落荒而逃。在無名山下,又遭到張作相手下人的襲擊,落入陷馬坑中。

    張作霖一行被押到山上。一番問話過後,坐在廳堂虎皮椅上的張作相站起身,手持尖刀來到張作霖麵前。張作霖把脖一挺,怒道:“要殺就殺,不必囉唆!”張作相拍了拍他肩頭,哈哈大笑。遂用尖刀挑開繩索,為其鬆綁。因為張作霖的大名,張作相久有耳聞。他認為張作霖是條硬漢,夠朋友。 當晚,用山上野味 ,擺下酒宴,給張作霖一行壓驚。二人話語投機,相見恨晚。宴罷,同榻而眠,徹夜長談。 張作霖因禍得福,對張作相的禮遇感動得五體投地。於是提出與其結拜為兄弟。

    無名山上有一座關帝廟,廟裏有一個道士。廟宇不大,隻有兩間小房,卻也是仿古建築,飛簷鬥拱,雕梁畫棟。

    二人來到廟裏,在關老爺手持青龍偃月刀彩色塑像前,雙雙跪倒,對天發誓,歃血為盟。按年齡分長幼,張作霖為兄,張作相為弟。隨後,張作相將自己所部40餘人交張作霖指揮,自己甘當二把手。

    1907年,二人又與張景惠、吳俊升、孫烈臣、馮德鄰、湯玉林、馬龍潭再次結拜,在這8人中,張作相排行老麽。

    後來,張作霖得誌之時,並未忘恩。張作相的官職屢屢得到提拔,受招時,充奉天巡防營幫帶,後任陸軍二十七師師長,鎮威軍第4 軍軍長,直致後來升任吉林省督軍兼省主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