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診的秘密

第一卷 第19章 遺像的餘威\r(1/3)

    媳婦剛剛四十六,周歲四十五,就進入更年期了。本來脾氣就不好,現在就更不好了。別看她平時見個老鼠怕得要死,可一見我和孩子就來能耐了。不是摔盆就是打碗,整天挑我和孩子的毛病。不是懷疑我跟某女如何了,就是說孩子學習成績太差了。好像她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專門審判我們爺倆的。

    一天到晚,把我跟孩子搞得暈頭轉向的。氣得我倆想用籠子養一隻老鼠,好讓她收斂點。勸她看醫生,她說自己沒病,不去。市裏有佛寺、道觀、基督教堂,讓她去選擇一種信仰,到宗教團體做作禮拜。她也不去。哎,怎麽辦?

    聽說《加味逍遙丸》治婦女更年期綜合症,我買了兩盒給她,她吃了幾回,說效果不明顯,就不吃了。我又找中醫大夫,說了病情,人家給開了《黃連阿膠湯》,我抓了幾副,花100多塊,回家給她熬藥。她隻喝一回,說藥太苦,把藥全給倒掉了。離婚吧?怕人家笑話,也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哪,就聽之任之,她一天像個管教,我像個囚徒似的?

    晚上,我翻來覆去睡不著。真得想一個辦法呀!媳婦在市公路段工程隊工作,算重體力,四十五周歲就退休。別看她在家這麽驢,可她上班時卻不這樣。她們那個隊長,50多歲,是交通局副局長兼任。她們隊的人都怕那個隊長,那是人家讓她蹶著。她不敢站著。那人可好了,廉潔奉公,勤政愛民,多次榮獲國家五一勞動獎章。以前我倆鬧矛盾,我多次找他解決。

    可惜,去年隊長剛剛因病過世。再找他,隻有去墓地了。最後,我想出個好辦法。我通過朋友搞到一張隊長的生前照片。放大成12寸,裝入鏡框,藏在家裏。每當媳婦發脾氣時,我就把遺像拿出,高高舉起,大聲說道:“栗菲同誌,你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黨章上說,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在家裏,我是戶主,你是成員,你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還別說,真是虎死雄風在,媳婦一見領導的像片,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我慶幸自己可以過安心日子了。

    可過了不幾天,她老毛病就又犯了,我就再把遺像拿出來,故伎重演,她就又收斂一些。可我覺得,這樣長了怕不管用,還得讓她吃藥,從根本上調理。

    現在看病太貴了。我是下崗工人,給人家打工,孩子正上高中。手頭拮據。這回,我去找我的同學小紀,他在市政務大廳工作,業餘時間學習中醫。他把黃連阿膠湯抄給了我。我一看,裏麵有7味藥:黃連15克、黃芩12克、白芍12克、焦梔子15克、阿膠15克、夜交藤15克、茯苓15克。我把方子小心揣好。到市醫藥大廈去給媳婦抓了五副。才40多元,真便宜呀!

    回到家,把遺像高高舉起,媳婦一見遺像,立即嚴肅起來,恭恭敬敬站立聽命,我就大聲說道:“栗菲同誌,有病就要吃藥,現在,我吩咐你每天按時吃藥。聽清楚了嗎?”“聽清楚了。”栗菲默然答道。還別說,吃了兩周湯藥,媳婦的病還真好了。對我和孩子和好如初。我想這樣長了也不行,人應該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有美好的心境。我先後買來《論語》、《道德經》、《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我知道,自古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道德經》也是做人的準則,古印度國王、現代的蒙古國總統、中國的名作家等都喜歡讀這本書,當今德國每四個家庭就有一本《道德經》;《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更是被稱作為人處世的三部經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