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診的秘密

第一卷 第14章 上 學 慶 典\r(1/4)

    《西江月》

    苦掙寥寥銅板,潤滋處處親朋。

    婚喪壽喜幾折騰,一月薪金無剩。

    宴會迎來臉笑,囊空愁度天明。

    平民聞禮盡頭痛,惡俗歪風誰正?

    一首《西江月》,反映了當今社會中存在的民風不正現象,也引出一段當今社會風氣變革故事。

    話說2003年初秋的一個上午,我按照市委文件要求,正坐在黨委辦公室趕寫材料。題目是:xx局關於禁止領導幹部借子女升學大肆斂財的通知。鈴鈴鈴……“喂!哪裏?噢!是老k呀!…… ”

    放下電話,我歎了口氣。同學老k兒子考上大學了,本周五晚要舉辦上學慶典。電話裏老k還告訴我不要多想,去就行了。我摸了摸發癟的錢包,能不多想嗎?每月345元的工資,過了今天,明天的日子還不知道怎麽過呢?這點工資,跟時下某些大公仆一兩千元的俸祿相比,簡直是虱子跟牛比個頭。總得讓我活吧!可怎麽個活法?不能去偷去搶,或是白天上班,晚上沿街乞討吧!再說,全城就那麽幾個有數的富戶,就是做乞丐也沒有幾個人施舍呀!

    周五晚6點,我如約到春園大飯店。 這裏張燈結彩,人頭攢動。透過玻璃窗,隻見300多平方米的大廳裏,已聚集了100多人。我暗想,這下老可不用為兒子上學學費發愁了,說不定還能湊足他再續弦的錢。就按每人禮金100元計算,就得收入一萬多塊,也許還有不少花200元的呢!這時,門前的老k正忙不迭地與來客打招呼,兩眼眯成一條縫。旁邊站著他的寶貝兒子。幾年不見,這小不點兒長成大人了。一米七八的個頭,筆挺的西裝,濃眉下一雙大眼掛著淡淡微笑。要是在大街上看見,準認不出他來。這孩子倒眼睛尖,一下就把我認出來,親親熱熱地上來叫叔叔。老k 一轉眼,趕忙過拉住我的手,又在我肩頭拍了兩下,嗔怪道:“你怎麽不早來!”我忙把包有200元錢的紅包塞給他。他說什麽也不要,說等一會兒就明白了。我感到莫名其妙。心想,幹嗎打酒不喝,裝著玩。

    來到屋裏,明亮的大廳彩燈閃爍。大廳中央擺著10多張圓桌,每桌圍坐八九個人。桌上擺著一大盤東北葵花子和幾杯盛滿香茶的青瓷茶碗,桌子正中,立著一把透明玻璃茶壺。客人們正悠閑地嗑著瓜子,品著香茗,指指點點,興高采烈地談著。

    人漸漸地到齊了。老k 來到台前,拿起話筒,用他那沙啞的嗓子說:“今年,我兒子能考上中國人民大學,是老師辛勤培育的結果,是在座各位大力支持的結晶!這裏,先讓我謝謝老師,謝謝在座的各位!”說著跟兒子一起,向站在台前的女班主任老師三鞠躬。老k直起身,清了清嗓子,手指一張方桌上的雅馬哈電子琴和京胡等樂器,大聲宣布:“今天是家庭茶話演唱會,不備酒宴,不收禮金,招待各位的隻有清茶、瓜子和歌曲。”然後,他又停了下說:“如果哪位想用餐的話,我另備免費盒飯,用餐的請舉手!”我聽到此,吃了一驚,在場的來客也麵麵相覷,老k今天莫不是病了吧!小學時,他家窮,用塊橡皮也常朝我借。上班後,老k善長交際,五花八門的名堂沒少搞。什麽兒子過百天,小姨子出門子,老丈母娘過生日,都大發請帖,廣泛宴請,千方百計搞創收,今個怎麽放下錢財,立地成佛了!真是古語說的好:士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