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少夫人

第250章 九九重陽(1/3)

    此後的幾日,程夏每天都去程家看看,順便給張氏熬藥讓她喝下,眼看她的身體一日比一日好,程夏心裏也是放鬆了很多。

    這天早上醒來,程夏一直覺得懨懨的,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可是又說不具體。

    直到楊大郎做好了早飯,然後跟她說要一起登高望遠的時候,程夏才突然知道哪裏不對勁了。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也是明憲宗駕崩的日子。

    用過早飯,程夏站在門口眺望著北邊的方向,想象著這檔口的北京城已經亂成什麽樣了。想著想著她又有些傷感,當初支撐她定下三個月協議,並一直努力生活的動力,不就是去京城見證皇帝的駕崩和登基嗎?

    哎,算了算了,程夏擺擺手,不想這個了。今天既然是重陽節,那就該好好的去山上走走,感受一下明朝重陽節的氛圍。

    重陽佳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魏晉南北朝,重陽氣氛日漸濃鬱,到了唐代更是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並從那時開始,曆朝曆代素來沿襲從未斷開過,直到現代。北宋的《東京夢華錄》、南宋的《武林舊事》都曾對當朝重陽節的盛況有過詳細的描寫。

    古來重陽節的傳統是賞秋、登高、吃重陽糕、賞菊、飲菊花酒和佩戴茱萸。

    重陽,從來都是曆代文人墨客吟詠的重點。王維的那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自不用多言,便是王勃的‘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來’也飽腹盛名,更不用說毛主席那句‘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了。

    楊大郎提議先去山上登高望遠,並說山上的菊花都開了,漫山遍野漂亮異常,程夏自然心動不已。不過她還是先去了程家一趟,將張氏的藥熬好,這才回來上了山。

    菊花當真開的恣意,在秋風中晃動著自己纖弱卻堅挺的身軀,程夏一時之間愛上了這開的爛漫的菊花。

    現代的時候,因為菊花被賦予的另一層猥瑣含義,程夏總是對菊花避而遠之,甚至從不會好好欣賞菊花的美。直到現在她才知道,曾經的自己有多膚淺。

    菊花的栽培曆史已經有三千多年了,《周官》、《埠雅》是有菊花記載的最早史籍,到了春秋戰國的《詩經》和屈原的《離騷》,關於菊花的描述就更多了;至於漢朝的《神農本草經》和《西京雜記》,以及南北朝時期醫藥學家陶弘景對菊花的研究,就更加深了人們對菊花的認知。

    當然,最以愛菊而出名的,還是晉朝的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早就在普通百姓之中口耳相傳了。

    到了眼下的明朝,據記載,菊花已經有了至少二百七十多個品種,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都是主要的品種。到了現代,菊花還被賦予了各種文雅的學名,或者是殘血驚鴻胭脂點雪,或者是草舍如籬朱砂紅霜,亦或者是點絳唇和綠水秋波,隻是聽名字,便能讓人心生無限向往了。

    小龍早就猶如脫韁的野馬般肆意嬉戲,程夏則笑著和楊大郎牽手走在漫山遍野的菊花叢中,竟然有了一種閑雲野鶴般的灑脫之感。紅黃粉綠,漫天雛菊,美的讓人挪不開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