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少夫人

第198章 好生熟悉的一雙眼(1/3)

    楊大郎撫了撫她鬢角的碎發,溫柔的說,“秋闈考試的時間是八月初九、十二和十五日。”

    程夏一聽,瞬間反應過來了,是了,她剛剛被劉文氣著了,連這麽簡單的考試時間都忘記了,若是讓導師知道,怕是要氣吐血了。

    科舉考試始於隋唐,終於清光緒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905年,前後曆經了一千三百餘年的時光,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延續時間最長,便是放眼世界也是如此。‘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舉製度的興起,改變了魏晉南北朝的世襲關係壟斷,讓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家子弟有了麵見聖顏的機會。

    在現代的時候,程夏曾經跟導師去過南京秦淮夫子廟的江南貢院,也就是現存的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後來甚至還在江南貢院的基礎上,建造了唯一反應中國科舉考試製度的專業性博物館——中國科舉博物館。程夏當時走在裏麵,覺得自己的腦海裏浮蕩的都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畢竟這是千字文的開頭兩句。

    宋朝時期確定了三年一次的考試製度,這一製度也延續到了明朝。也就是說,劉文今年必須參加秋闈考試,否則就要等到三年之後了。

    明朝的科舉分為三個級別,鄉試、會試和殿試,劉文即將參加的秋闈就是鄉試,也是三個等級中最低的一等,考中了就是舉人,考不中還是秀才。

    經楊大郎提醒,程夏才想起來秋闈考試的時間。

    八月初九考第一場,考三晝夜,考試內容為八股文,也就是從四書五經中選擇材料來出題;

    八月十二考第二場,考三晝夜,考官場應用文,分上下往來的公文,和根據提供案例來撰寫司法判文兩種;

    八月十五考第三場,考三晝夜,考策問,涉及的就是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需要考生給出具體的對策和辦法。

    考試中間需要更換兩次考試的場所,所以實際的考試時間為九天七夜。

    程夏在電視上也看過關於科舉考試的畫麵,每個考生都進了一個單獨的小隔間,隔間裏放著考生自備的幹糧和水,還有本就備置的號燈,以供考生晚上用來答題照明。

    如果通過了秋闈考試,便能進一步參加會試了。因為會試的考場設置在京城,所以就有了我們通常所說的‘進京趕考’。

    假設一切都按照劉文計劃好的進行,他在那狗官的幫扶和人脈的扶持下考過了鄉試,那麽明年春天他就能進京參加會試,若是再中了,他就能麵聖參加殿試了。

    程夏氣的牙癢癢的,她一定不會讓劉文得逞。不為程上,不為張氏,隻為她自己,為她受的那些委屈,和皮肉之苦。便是劉文娶了趙柔,成了那狗官的女婿,她也要讓劉文付出代價,讓那狗官所有的盤算都落空。

    八月初九是嗎?很快了,她要提前計劃好一切。

    程夏將所有銀子和銀票清點了一遍,確實還差一百一十兩,她現在就寄希望於後日的邵老板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